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第139章 黄金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章 黄金台(1 / 2)

 张富带着范仲淹前往汉中王府,直接引荐于张鲁,张鲁听了范仲淹的事迹,内心也是唏嘘不已。当然是无条件支持这个‘求贤令’。当即赐予范仲淹‘中正官’一职,让其负责对求贤令慕名而来之人进行考核、察举。

范仲淹无愧于自己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竟然婉言拒绝了张富让他直接回去迎接母亲的提议,而是连夜将‘求贤令’的各个政策细节草拟了出来,一大早便来到张富府上,让张富过目。

刚刚睡醒,还有点迷瞪的张富,看着眼前熬了一夜如今已经面色憔悴的范仲淹,发自心底的佩服,范文正公被人尊敬,不是没有道理的。张富赞叹:“我相信范卿定能不埋没任何一个有才能之人!此事意义重大,就交给范卿了!”范仲淹走后,张富心里感慨万千,这求贤令其实就是科举制度的前身。只是将科举的考试换成人为的考核,这样虽然也可以广招贤才,让寒门子弟也有机会施展抱负,但相对应的是非常耗费人力精力的。而且时间久了,规模大了,人为主观考核难免会有‘走后门’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范仲淹这样刚正不阿。看来科举制度要提上日程了……

建安二年正月,汉中王张鲁在成都旁修筑黄金台,广招天下人才,颁布求贤令写道:凡天下有才华之人便可前来成都进行选拔,若选拔成功,可直接赏金百两并且根据才能入选中央或者到地方为官一方。借助此事,张鲁又在范仲淹建议下,派遣寇准等人亲自前往益州各个郡县,来考核正在任职的官员,若发现有鱼肉百姓,作奸犯科不作为者直接就地革职,再重新由张鲁亲自派遣官员。

此番大刀阔斧改革吏制,是张鲁称王后的第一步大型改革,目的就是要彻底发展自己。俗话说得好,攘外必先安内,若想逐鹿中原,能笑到最后,内部的安定是非常重要的。

起初这几日,张富闲的无事,每日都会坐在黄金台旁,好奇会有什么样的人才来投。一连几天都没有一个人,是因为张富忽略了一个问题,山高路远的,消息传递到个郡县,再到赶来成都,需要花费的时间可不短。想到这个的张富便不再陪着范仲淹傻等,自己回去休息,嘱咐有人来第一时间告诉自己。

求贤令颁布的第二十天,张富便等到了第一位前来考核之人!这日,张富向往常一样逗弄着齐儿,听到外面有下人来报:“报,世子,黄金台有人前来,范大人着我来禀告世子!”张富大喜,这黄金台还是有效果的嘛。便让吴觅抱着齐儿,自己快马加鞭来到黄金台前。到达这里时,只见范仲淹正和一稍显年轻的人交谈甚欢。张富拿到此人填写的信息看去:费诗,字公举,益州犍为郡南安县人氏……

说起这个费诗,倒也算个人物,其中有一件代代相传的趣事就与他有关。刘备自封汉中王后,以费诗为使,向督领荆州的关羽传达官职的任命,关羽因与黄忠同列而不满,费诗巧妙地将其说服,足见费诗才思敏捷,能说服关二爷的人可不多!刘备称帝时,费诗上疏劝阻,惨遭贬官。后诸葛亮想策反孟达,费诗又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可见费诗为人耿直,敢于吐露直言,是一个有话直说的直性子,但亦因此不得人欢心。

“查询下费诗数值!”“叮,费诗武力35,统率,40,智力84,政治88。”张富看着他的数值,心想也还不错了,担任郡守也足够,就是这个性格恐怕会和同僚关系闹得僵硬。在张富思索着时,范仲淹满面春风向张富走来:“臣见过世子!”“范卿觉得此人怎样?”范仲淹不吝赞美之词:“才思敏捷,为人耿直,是个不可多得的良臣!”“哈哈哈,那好,就让他当你的副中正,来协助你考核贤才怎样?”张富觉得这个官职挺适合费诗这样耿直之人,至少不会徇私舞弊,也可以帮助范仲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