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 第62章带上来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带上来吧(2 / 2)

张申亦是不客气,回道:“就事论事啊,谢阁老,何必非此即彼,难道容不得本官这三品小吏说话?”

“好了,二位,别为此等小事,闹的大臣间亦是不宁。”

刘健冷着脸摆了摆手,制止了二人的口角,道:“张府尹,你何意本官不想知道。但你亦是进士出身,入仕三十年的老人,当明白朝堂为何,立身为何。于乔,我等大臣,上奉君王,下领臣民,当少一些意气……”

谢迁拱拱手,未再说话,算是受教。

可张申似乎是豁出去了,他反而未曾禁声,笑了笑道:“刘阁老,下官的立身为何,下官始终铭记。就是不知诸位阁老可还记得,又可记得朝堂规矩礼法?”

“好了,廷缙,少说一句吧!”

李东阳眼看刘健已是不快,他赶忙站了出来。

制止了张申再言,他这才和刘健商量道:“首辅,李某和首辅一起去说一说吧?”

刘健点了点头,两人告别了众臣,向士子们走了过去。

留在原处的众人只看着刘健和李东阳二人走近了士子,接着,似是和一众士子谈了起来,离了几十米,那边的声音有些吵嚷,这边听不真切。只是,看起来谈了一会儿之后,士子们的气势未曾减弱,反而更高了。

谈的似乎不太好啊!

众人心中皆是一番猜测。

张申再次说话了,他感慨道:“看来是惯出来的毛病啊,阁老们也是无能为力了。唉,这年月,这世道,这朝廷上下……”

谢迁脸色一沉,喝道:“张府尹,由得你阴阳怪气?莫非你非朝臣?真出了事情,少的了你?”

“能出甚事,只是诸位大臣把有些事看的太重,有些事看的太轻罢了。谢阁老,老夫知道你善言善辩,不与你争。”

眼看着谢迁要爆发,张申只说了一句后,便摆摆手,看向了陈准:“陈公公,陛下来前可有旨意?”

“呵呵!”

一直充当透明人,此时听见询问,他笑了笑道:“张府尹,各位大臣,来前陛下却有交待,不过,陛下始终是信任诸位大臣的,若是……”

“刘健、李东阳,身为阁臣阻塞言路,我等不服!”

“阁臣阻塞言路,我等不服!”

“请皇帝陛下严惩佞臣、奸宦,为我等做主!”

被士子那边突然的一阵爆发打断了话,陈准笑着摇了摇头,看向了众位大臣,道:“诸位,咱家的若是……不用再言了,看来诸位不好处置啊,那便按陛下的旨意办吧。”

也不得众臣反应,陈准接着肃声道:“陛下口谕……”

“臣等恭听圣谕!”

“诸位爱卿操心国事,殚精竭虑,劳心劳神,终致朝廷诸事上下顺遂,更为朕搏了一个圣君之名,朕委实惭愧。古之明君、圣君者岂有只受功,而委事、诿过以下者。朕岂能连此担当亦是无有?

今有登闻鼓响,民意上达天听,朕又岂能不闻,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着你配合太监陈准,领奏事之人前来御前,便让朕来亲自理一理吧。”

“臣遵旨!”

牟斌赶忙躬身领命,看向陈准。

谢迁眉头蹙着,问道:“陈公公,陛下……”

陈准摆摆手,不给谢迁说话的机会,他不想听谢迁说什么,陛下的吩咐已下,他无需听旁人所言。

谢迁很不痛快,可陈准已是传了口谕,不搭理他,现在在执行圣命,他连如平时那般骂一句“阉奴”都不好开口。

陈准确实不搭理他,已是在交待牟斌。

“牟指挥使,烦你令锦衣卫带着这些士子去奉天门前见驾吧,一个也不能少,顺便教教他们规矩,省的失礼冲撞了陛下,咱家要去向陛下复命,此间便拜托牟指挥使了。”

“陈公公且去,牟某遵旨执行!”

牟斌向众人一抱拳,赶忙快步离开,去召集附近的锦衣卫办事去了。

陈准笑了笑,也是向众人一礼,接着向宫里行去。

“诸位同仁,去将两位阁老请回来吧,看那边怪激烈的,别真让那些昏头的伤了两位阁老,那罪过就大了。”张申无所谓的笑笑言道,眼神古怪了瞥了众人一眼。

事已至此,谢迁反而冷静了下来,若有所思的看着张申,沉声道:“没想到啊,本官还真未曾想到,你张廷缙倒让本官重新认识了一回!”

“其实我是怎样的人不重要的!”

张申笑了笑道:“张某非是辅政之人,亦非执政之人,更非知经筵,只是小小的顺天府尹,受气官而已,不值当什么。

陛下应是等着了,下官先行一步!”

走的走,办事的办事,大臣们这一处,顿时少了一半,此时的他们也没心思去讨论什么,安静异常,皆是在想着一会儿再到御前的说辞了。

另一边,却是热闹的很,牟斌调动了附近的锦衣卫纷纷涌来,起初刘健和李东阳紧张,怕真个起了动乱,士子们也是担心,声音都弱了些。

但再一看,到来的锦衣卫规规矩矩,更是客气的很,他们放了心,士子们也重新恢复了气势,甚至比刚之前更加的高昂,能怼了阁老,被皇帝召见奏对,他们宛如已是胜了一场,怎不让人兴奋。

刘健和李东阳看在眼里,心中却是不确定了。但既是陛下谕旨,他们也无法,只能回到了众臣这边,听谢迁说了情况之后。两人更担心了。

锦衣卫那边陆续来了几十人,终于是和士子们交待的差不多,接着,大臣、锦衣卫以及一百多名士子浩浩荡荡的开向了奉天门。

稍顷,奉天门前。

朱佑樘看着浩浩荡荡而来的一群人,尽管已是听陈准回报了情况,他心中依然难免的波动了一下。

一百多人,不算多,可他清楚,枝枝蔓蔓的,可能便会关系着千人,甚至万人,朝堂大员、重臣也不乏有之。

他心里又一次犹豫了。

可再一看那慷慨激昂的模样,作恭敬状,但隐隐而现的兴奋,他不由又想起了张鹤龄的密旨。心里头的意志顿时坚定了些。

“皆带上前来吧!”

朱佑樘缓了缓神,手一挥,下了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