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0章动静(2 / 2)

“蒋阁老,你可知南京贡院的试题出自哪位先生的手笔?如此别出心裁,当真是不多见。”

因史可法外出督师,便由左都御史姜曰广递补进内阁,算是补了史可法的缺。

他平素性格严谨,又怀着很深的门户之见。

在眼下的内阁当中,与蒋德璟、方岳贡、李邦华这几个无门无派的重臣,无形间多了一层隔膜。

尤其是和首辅蒋德璟,短短的一个月内,两人在政见上,便生出了许多的分歧。

就连姜曰广自己也知道,若是照此下去,他离辞官还乡也不远了。想到自己的抱负,还有史可法临走时的嘱托,姜曰广自觉不能再任性下去。

此时借着乡试的由头,和蒋德璟攀谈,也是有意缓和一下两人的关系。

蒋德璟倒是对姜曰广没什么偏见,听到姜曰广发问,便放下手中的笔,说道:“南京贡院那边,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士子,是今年的重头戏。刘复礼乃当朝的翰林学士,其中的考题,自然是出自他的手笔。”

姜曰广笑道:“刘复礼状元之才,腹有乾坤,出的考题,也是别具一格。”

李邦华道:“此次乡试的五道题,有两道都跳出了四书五经的范畴,考的是时策,怕是不少士子要抓耳挠腮了。”

眼下户部是由方岳贡实领户部事,同为户部尚书的高弘图也乐得清闲,经过了短暂交接之后,一心一意的帮着蒋德璟打理起内阁的事务。

听到姜曰广说起乡试的考题,高弘图忍不住道:“‘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这道题,可不像是刘先生的手笔。”

百姓过于富足,衣食无忧,则可能会轻爵贱禄,对朝廷的依赖就会减少,不能为君所用;如果百姓过于贫穷,就会为了生存无视法度,以致于铤而走险,因此贫富差距太大,便会导致朝野动荡。

此为法家学派着作《管子》里的一句话,在讲究八股取仕途的大明科考之中,可谓是别具一格。

原本秋闱只看八股文章,考题集中在四书五经,不能跳出儒家的坟典。

若在以往,主考官出了法家的题目,无异于离经叛道的存在。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自崇祯十五年起,秋闱新加了策论武备。

盖因时局岌岌可危,朝廷这才加了些实用的科目,为的是培养一些文武兼备的人材。

“这道题目,似乎是皇上亲自出的考题。”

姜曰广登时恍然大悟,“我道这一题如此不同凡响,原来是出自圣裁。”

几人正议着试题,一个司礼监服色的太监急急的送来了一封信,说是扬州那边送来的急件。

蒋德璟拆开了信封,脸上微微露出了一丝讶异。

“这……”

其他人不由得也将心提到了嗓子眼,纷纷问道:“蒋阁老,出了什么大事?”

蒋德璟没有答话,将信递给了坐在自己下首的李邦华,如此一个个传了下去,一直传到了姜曰广手中。

姜曰广反复看了两遍,突然将信丢在了案上,怒道:“这个刘三才,到底是抽的哪门子风!他这样做,是想把江南彻底搞乱,亡我大明江山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