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智械传说> 第一百六十六章 照刃文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六章 照刃文明(1 / 2)

 “内战?”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这个星球的伴生兽,因为生存进化方式的不同,一部分选择和06行星伴生兽一样的生存模式,在漫长的时间内关闭了高耗能的智能思维器官,以本能野兽模式进行生存,通过大量的行动本能预设来适应当前行星生活区域条件。”

“同时强化适应性的战斗模式,在行星生存资源的争夺之中来获取优势。”

“这两种本质都是同一种进化模式,通过自身战斗力的增强来在各种稀缺生存资源的作战中获取优势。”

“而拥有照刃族思维个体的伴生兽族群,则是在资源的利用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并通过建造防护能力更强的外部防御设施来保障自身的正常生存和发展。”

“因此通过表达照刃族来获取智能程度的提升,并研发相关的工程科技,这样的守护基地就这这一类策略伴生兽的产物。

后者称呼前者为蛮兽,自身则沿用了原本此处照刃族的名称。

两者为了生存资源的争夺在这颗星球上已经互相争斗了漫长的时光,已经完全成为了两个对立的生物族群。

严苛的蛮荒地表就是蛮兽的天下,而相对环境条件较为平和的区域,则是被照刃的守护基地所牢牢占据。

别说,苏钊从中有些感觉到人类历史中原始时期和野兽做争斗的那种感觉。

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着基本相同的起源,但是在后续的生存逻辑上发生了变化。

就和蛮兽与照刃一样,前者就如同野兽般不断磨练增强自己在蛮荒中生存的本能,主要依靠强悍的个体实力来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中独立生存。

而后者则是选择借助科技这种外部力量来主动改造出一片合适自己的生存环境来更好的生存,同时弱化自身的战斗能力以降低能源消耗,个体消耗的降低,也就意味着在一定资源获取的基础上,后者的模式可以拥有更多的单位个体。

这种思路和人类极其想象,人类的后续就是战胜了自然,战胜了地球上所有的其他同胞生物,最后走出了地球,迈向了星际,并且自身高超的智慧水平掌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虽然蛮兽与照刃的关系并没有地球人类的经历那么简单,两者还有大量的区别,但是给苏钊的感觉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他莫名的对于照刃族就有了一些内心主观上的倾向。

“蛮兽,听起来估计就很难沟通,怪不得和部队直接打起来了。”

“牧,这些蛮兽的个体实力怎么样,强不强?”

“强。”

“啊?”

“根据作战记录,这些蛮兽的战斗力应该在这数万年间并没有比原始战斗形态降低太多,甚至在当前行星环境下,他们进化出了更加合适的作战方式。”

“这是我们前方的战斗影像记录。”

“嚯!这么厉害!”

“单体就可以和战斗组的智械打的有来有回?”

虽然和战斗组的雷神号作战的蛮兽体积要打上几倍,但是能和雷神这种昆仑战斗组的主战序列智械打的有来有回,还是以说明其实力。

特别是其周身上下各种的高能武器炮口,发出的攻击威力异常强悍,雷神的装甲也在尽量避其锋芒,并没有选择直接硬抗,也就是说这些蛮兽的作战武器是能够给昆仑智械造成毁伤效果的。

虽然在录像的最后,昆仑方面很不要脸的选择了人多打人少,一个打不过就上两,两个上不过就上四,四个都打不过,就直接压一整个小队上去,将这头强大的蛮兽直接摁死

,让苏钊无法再接着欣赏精彩的攻防战,但是苏钊对于蛮兽的战斗力还是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牧,不是说伴生兽要保值高强度的战斗形态需要极大的资源消耗吗?”

“怎么这颗行星上的蛮兽还有这么强的战斗能力?”

“首先,这颗行星并不缺能量资源,当年的大会战在打碎了08号行星的两座太空护卫堡垒之后,基本宣告着行星地表抵抗能力的瓦解。”

“所以接下来的战斗,伴随的是各种各样的爆炸和高能武器的轨道打击,整个行星甚至在那样的大战中变向的被充能。”

“然后就是照刃族以摧毁整座星球的大陆架为代价,还有各种高强度的污染武器残留,使得整颗行星的资源被当年的极兽文明不能再短时间内开采,行星地质波动的过于剧烈。”

“在随后的数万年间,地质活动趋于平稳,地表地貌重新生成,原本此处休眠于太空轨道的伴生兽重新进入了地表环境。”

“地质环境的稳定,大量资源的重新富集,使得08行星重新成为了一颗资源丰富的行星,在之后的时间,伴生兽的生存策略因为原本伴生兽自身功能定位的不同也出现了分歧。”

“原本就表达出了更高智能的指挥单位选择表达出原本照刃族的基因,进化出了全新的照刃+蛮兽身躯生存模式,更高效的采集行星资源,以科技文明发展道路作为主流方向。”

“那两者到今天怎么还保持着内战的均势状态,按照道理来说,照刃族更高的资源开采效率,他们应该拥有更强的作战能力啊!”

“一方面是因为原本的伴生兽战斗单位过多,照刃族也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摸索出了现在的发展模式。”

“并且由于08行星的地表依旧对生物来说处于狂暴时期,资源的开采因为和蛮兽的竞争,并没有那么的顺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