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隆万之变> 384出大事儿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84出大事儿了(2 / 2)

现在,魏广德就是要在黄光升面前点出来,让黄光升取舍利弊,到底要不要调俞大猷去湖贵川,成为他手上一把锋利的尖

刀。

绥靖地方,其难度黄光升当然是知道的,他甚至比魏广德还要了解其中的厉害。

如果说之前黄光升没

有考虑启用俞大猷,那么现在在魏广德提议以后,自然就要慎重考虑考虑。

俞大猷的事儿,牵扯到江南剿倭总督胡宗宪,黄光升自然是不惧的,可胡宗宪背后站的当朝首辅严嵩,就算是他也是有所耳闻。

帮助俞大猷,其实就是公开站在严嵩的对立面,这其中隐含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最起码,虽然百官私下里都骂严嵩、严世番,可没人敢当面怼他们,毕竟杨继盛只有一个。

喝了几杯茶,说了这么多话,黄光升当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表示还需要考虑考虑。

魏广德看黄光升的态度知道他还在犹豫,担心此举惹严嵩不快,给自己找麻烦,不过这事儿确实也急不来。

「黄大人,之所以想到你,一是因为你和俞将军是老乡,二就是你刚升为总督,对于剿灭三省反叛,朝廷必然是要给予支持,其中选将就成了让俞将军重新崛起的机会。」

到最后,魏广德说出自己的想法。

总督这个职务,严格说是朝廷对一地进行管制临时任命的职务,是执掌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

….

如果不是湖广和贵州这些年叛乱频发,朝廷也不会想到要设立这个职务。

既然要剿叛,自然也需要精兵良将,所以每位总督离京前,都会在兵部接受韬略和选择将领的机会,甚至还会得到皇帝的召见。

魏广德想到的,自然就是在这个时机提出启用俞大猷,就算不做总兵官,做一个参将也行啊,至少有资格独自统领一支人马。

「志辅留在宣大不好吗?」

离开茶楼,魏广德直接去了詹事府,至于黄光升,魏广德猜测他肯定也要找好友咨询参详一番。

不过临出门的时候,黄光升还是问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黄大人,俺答汗两次折戟宣大,我料他下次攻打目标肯定会转移,要么是对山陕三边出手,要么就是攻打蓟镇,不大可能继续攻打宣大。

俞将军继续留在宣大没有获得战功的机会,可是以他的官职,调往蓟镇或者别的地方,又得不到重用。」

魏广德很老实的回答了黄光升的疑惑,不是他不想俞大猷留在宣大,而是要让他尽快复职,必须有战功,可未来宣大很大概率不会有大的战事。

没有战功,俞大猷就只能在百户官位上原地踏步。

不过魏广德还没到詹事府,半道上就被人拦了下来。

马车停在大街上,车外就是喧闹的行人。

魏广德掀开车帘好奇的看过去,到底什

么人敢在京城大街上拦住自己。

「老爷,是高拱高大人的长随。」

这时候,驾车的李三回头对他说道。

「让他过来。」

魏广德听说是高拱的人,知道肯定有事儿。

那人很快就走到魏广德车旁,先是对着车里的魏广德躬身施礼后,这才又上前两步对魏广德小声说道:「魏大人,我家老爷说出大事儿了,十万火急,请你马上去老地方见面。」

「什么大事儿?」

魏广德好奇问道。

听到出大事儿,魏广德心里虽然不慌,可还是很好奇的。

问这么一句,如果这人能答上来,说明事儿也不是很大,可要是他也不知道,那就代表着事儿很要紧。

「不知,是裕王府派人见了老爷,老爷

就急急忙忙派我过来的,具体要和魏大人商议何事我就不清楚了。」

那人连忙答道。

「裕王府?」

听到是裕王府的事儿,魏广德就知道不能马虎,当即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不理那人行礼告辞,马上就对李三说道:「去崇文门那个小巷酒楼。」

魏广德并没有说明是那条街道的什么酒楼,可是他知道,李三应该明白他说的是什么地方。

对于这些常年跟随在他们身边的人来说,知道东家的隐秘事儿不少,很多都是别人想要收集的情报。

马车很快就再次上路,向着裕王府方向而去。

说实话,这会儿坐在车里的魏广德心是有些慌的。

高拱让人找自己,说有急事儿,不知怎么滴,他就想起了裕王长子薨的那件事儿。

魏广德其实有点印象,那就是后世不少人说嘉靖皇帝儿子死的多,那是因为他服用丹药过多导致的,也就是他体内积累的丹毒。

丹毒,虽然貌似没有影响到他的身体,但危害却是存在的,那就是他的后代身体多多少少都存在很多隐患,这就是嘉靖皇帝子嗣艰难,夭折率高的原因。

魏广德也从高拱、殷士谵的口中听说过,裕王爷的身体其实也不怎么好,每年都要吃药调理身体。

好吧,魏广德在马车上想到的就是,不会裕王也是一个早死鬼吧,他可是把赌注下在裕王这边,要是裕王身体真出现问题,那他可就麻烦了。

平行空间来客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 ,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