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隆万之变> 381叙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81叙功(2 / 2)

有这样的好消息,魏广德当然要摆上一桌好酒好菜款待劳堪,明日他也要回翰林院上值了,顺便还要去詹事府和都察院走走。

这些天,他在家里也憋的狠了。

第二日一大早,魏广德就走出家门返回翰林院销假上值。

对于魏广德的回归,同僚们看到他也都是会心一笑。

前段时间怎么回事他们自然知道,魏广德告病的原因他们也清楚的很,其实这也算是官场的一个规则了,纷纷上前和魏广德寒暄后才各自散去。

随后几日,魏广德恢复到往常的生活,每日按时上下值,同时,来自宣大的好消息也逐渐传来。

最早的好消息是来自宣府,报告俺答部在攻破长城进逼至长安所后,***的进攻势头就被遏制住了。

紧随而来的就是大同巡抚李文进和大同总兵刘汉上报捷报,第二日到京城的奏疏,更是很详尽的把这次明军出

塞和返回途中两场大战的过程进行了汇报。

至此,朝廷对大同战事才算彻底放心。

虽然战事并未结束,俺答部仍然占据龙门卫从关心战事转移到大同军是如何在野战中击败俺答部上来了。

之前,大家都只是好奇,大同军凭什么击败的俺答部。

锦衣卫提供的最早情报中提出了安银堡这个地名,所以不少人想当然认为明军是据堡坚守,重创***攻城主力,甚至可能打死打伤***首领,才成功逼退俺答部追兵。

但是当大同详细战报送抵京师后,官员们才惊讶的发现,大同军居然是野战制胜。

明军在野战中击败占据优势的俺答部,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甚至比官员们知道大同军打了打胜仗还要让人难以接受。

就是难以接受。

一直以来,蒙古骑兵的攻击力都是明军的噩梦,自土木堡之后,明军在野战中就鲜有获胜的战绩。

当年大将军朱寿指挥的应州大捷倒是有一次野战,那次到底是战胜还是战败也不好说,但是整体战略上,明军应该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毕竟应州之战后,蒙古人二十多年不敢突入大明,也就是在边堡附近转转而不敢深入。

其他衙门的人也只是吃惊,而到了兵部就不是这样了,他们对战报中的过程进行了复盘,其中两个亮点引起他们的。

第一就是明军参战部队的火器集中度非常高,虽然战报中说参战明军有马步军七千人,但实际上真正参战的只有俞大猷率领的三千人马。

而就是这三千人马,却装备了鸟铳千杆,佛朗机炮百门,这样的配置,让兵部大小官员们是目瞪口呆,他们的火器占比非常接近神机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明朝的神机营标配是步兵3600人,配置火铳3600杆;骑兵1000人;炮兵400人,配手把口短火铳400杆,盏口将军炮160门,全营共计官兵5000人。

俞大猷率领的明军虽然还没有达到神机营八成的火器配比,但也相差不大。

当然,这只是纸面数据,实际上现在的神机营全营官兵拉出来有没有三千人都成问题,骑兵就更是少了一大半。

而第二点就是战报中提到的俞大猷设计了一款独轮战车,不仅轻便,对各种地形的适应新也非常好,还顺带可以解决军资运输问题。

独轮的设计,让这种战车在战场转向非常方便,本身车架就是佛朗机炮的炮架,前面的大盾还可以保护车后军卒,也可以视作是移动据马,因为大盾前面还装上长矛枪头。

实际上,在明初的时候,神机营就配置了一种偏厢战车,全军配置128辆,但这个时候配属保护步兵用的,可以防御对方

的箭失,但是一旦近身就没办法了。

当然,那时候的明军战力强大,真到了对方冲上来的时候,有明军骑兵早就冲上去了。

随着明军战力的衰退,老款偏厢车已经不适合战场形势的变化,逐渐退出了明军的序列。

直到十多年前的三边总督曾宪重新开始打造战车,把已经被淘汰的偏厢车拾起,但是最终因为一些原因,这批战车也没能上战场。

兵部这些年,实际上已经把此事都忘记了,忘记了可以尝试用战车对抗***骑兵,在他们的思想里,只有筹集大批战马,也像***那样武装出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才能与其在大草原上一决雌雄。

苦于朝廷财政困窘,兵部知道不可能筹集到银子,收购马匹自然也办不到,组建大骑兵军团的想法也只能一直停留在纸面上

实际上,明朝立国后,对马政一直都很重视。

「独轮战车虽然好,可

是毕竟靠人力,不适合长距离作战使用。」

「是啊,不过倒是一个办法,看能不能改动下偏厢车,让偏厢车也具备独轮战车的功能,给各镇配置一批......」

此时,由兵部尚书杨博主持,召集兵部官员们开会议事,讨论这次大同之战的得失,自然话题就被引到了这两点上。

俞大猷设计的独轮战车虽然经受了实战的考验,但是在兵部官员眼中,依旧不是适合大量打造的装备,缺点就在于其是以人力推动,难以长距离机动。

但是他们却从独轮车的变化中想到了马拉的偏厢车,其实也是可以改进的。

「武库司有空和工部那边议一议,看能不能重新设计下偏厢车,就以这独轮战车为蓝本进行改进。」

虽然大多残破,可是曾宪当初打造的那批还是能用的。

只要重新设计一下,让偏厢车变成正厢车,哪怕重新打造也是可以的,只要确实可用。

「难,这独轮战车和以往皆不同,它用正面对敌,怕是不好改。」

当即有人就提出来道。

「那简单,这独轮战车简易,不如直接下发各军镇,让他们自己打造,武库司也要和工部一起想想新的偏厢车为好。」

确实,独轮车真的太简单了,看着那副简图,不少官员感觉自己似乎都能出手打造这么一架出来。

「大同叙功的事儿,内阁怎么说?」

杨博觉得有道理,所以也不想继续说战车这个事儿,随即开口讯问武选司郎中。

杨博的问话,那郎中却是一脸苦逼道:「又被退回来了,好像是因为俞大猷的事儿。」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