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隆万之变> 214蒙古情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4蒙古情报(2 / 2)

魏广德这会儿有点好奇起来,这马芳看着倒是像个猛将,可是为什么保安州那边确实风平浪静的局面。

“马将军胆略过人,魏某佩服,只是马将军既然能战敢战,那保安州那边为什么迟迟未见和俺答部交战的战报送来。”

第一天见面,魏广德也不想装什么深沉,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既然看出马芳似乎有点好战,所以紧接着还是问出来。

在明军中高级武官里面,大多都喜欢官场那一套,可是对于中低级将校却是喜欢直来直去。

魏广德是卫所出身,现在屋里就几个武人,所以魏广德也没有用什么“本官”这样的自称。

让自己显得亲民一点,毕竟自己年龄是硬伤,只是占了一个文官的优势,可以压制住这些武人。

“哪是我不想打,都是刘总兵不准我们出战,要按我的意思,全军直捣阿勒坦大营,鞑子早就被打跑了。”

马芳心急口快,直接就吐露出了实情。

话已经出口,就算一边的张恒和刘漠也是只能扶额,还能说什么。

就算对总兵刘大章不满,可有些话也不能在外人面前说啊,都是宣府内部的事务,就算告状也应该找巡抚、找总督说去。

“刘总兵不让出战,是因为担心将士们死伤过重吧。”

魏广德只是随口试探了一句。

看到张恒又想抢话,魏广德眼神狠狠的盯了过去。

魏广德不知道自己的眼神到底有没有杀气,不过想要张嘴的张恒乖乖的闭了嘴,显然他发觉到魏广德的不快。

“或许有这个原因,不过对于我部,还从来就没吃过亏,就算有损失,鞑子的损失也是我的数倍。”

或是说道最近不开心的地方,马芳这会儿有点口无遮拦继续说道:“其实主要的还是怕打败仗,朝廷怪罪下来,所以才一味避战,结果就是让鞑子气焰越发嚣张起来,要是周都督还在,哪里轮得到他阿勒坦放肆。”

“阿勒坦?”

魏广德奇怪的反问道,之前就听他提过几次这个名字。

“魏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对蒙古人的名字一般是按读音用相近汉字给他命名,我们朝廷文书上写的俺答汗,实际上读阿勒坦更接近他的发音。”

马芳急忙解释道。

魏广德点点头,随即开口问道:“你会蒙古话,很熟悉那边?”

“禀大人,我小时候被鞑子抓去做过奴隶,十九岁那年才逃回来,之后就入了周总兵的军营当了个兵。”

马芳急忙解释道,这个说不清楚可能会被魏广德怀疑为鞑子奸细,可马虎不得。

“周总兵是谁?还有你先说的那个周都督又是谁?”

魏广德问道。

“周尚文周都督,当年我跑回来的时候,他是大同总兵官,那会儿在宣大,俺答部虽然连年犯边,可是根本就讨不到好,更别说入关了。”

马芳又是一脸骄傲的说道。

“周尚文?”

听到马芳说出名字,魏广德自然知道这个人,以前看大明朝邸报,嘉靖十几年到二十几年里没少见到他的名字,官至大同总兵、右都督,太保,也算是嘉靖朝有数的名将了。

在魏广德印象里,开国和靖难的那些武将不提,单以军功而受到封赏的,“总兵官加三公者,尚文一人而已”。

“人不在了吧?”

魏广德迟疑问道。

“嘉靖28年的时候就不在了,要不然哪有鞑子突袭京城的事儿。”

马芳语气中略带悲伤的说道。

之前马芳就说了,他投军就是投在周尚文麾下,算算时间,从大漠逃回来到现在坐上游击将军的职位,也才二十年,这马芳升职速度已经不慢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二十年的老军伍,怕都不知道死在哪里了,可是马芳不仅活蹦乱跳还能步步高升,可见这人也是有大气运的人啊。

这些年俺答年年犯边,死的军卒多了。

魏广德不由得重视起这个叫马芳的中年人,游击将军,相当于卫所的指挥一级,要是有人推荐,弄个参将也不是不可以的。

好像许论就给马芳报功,这仗一打完,说不好回头京城的旨意下来他就是参将了。

嘉靖28年去的,魏广德想到第二年俺答部就闯到北京城外,成为当年震动天下的大事儿,不由得有点感慨。

听马芳话里的意思,之前周尚文在世的时候,俺答部也就在边墙小打小闹,周尚文一死,他们就敢长驱直入了。

还有董一元,好像他老爹就是那年死的。

看来,周尚文的去世,还真的刺激到蒙古鞑子,再有了京城的抢掠,胆子也越发大起来了。

“你在俺答部呆过,想来比较熟悉那边的情况,之前你也说若是普通鞑子,你的本部人马可以打四五千人,若是精兵,你能挡下两三千人是吧?”

魏广德想了解蒙古俺答部的详情,没想到只想找个保命符,却意外找来个蒙古通,自然不能放过这个了解情报的机会。

“是的,大人。”

马芳这会儿情绪也重新平静下来,听到魏广德提问,马上就回答道。

“那给我说说,俺答部有多少人马?精兵又有多少?”

魏广德立即问道。

之前战报提道,俺答部此次入寇两万人马,翁溥也不敢擅调蓟镇大军出关参与剿灭,就是担心遭到俺答部在关外大军突袭蓟镇长城,再来一次兵逼北京城。

“阿勒坦手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