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建安天下> 第19章避之不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避之不及(2 / 2)

乡里之间百姓十存一二,倒是流民充斥各地。乡绅豪强们趁机抢占土地。

面对满目苍痍的灾后重建,卢植焦头烂额。

按说,平定黄巾之乱后,他本该先去洛阳交兵权,而后在京师等待朝廷的赏赐以及派遣。

这灾后安抚重建的工作,那是朝廷派遣的新任刺史以及太守的职责。

但诚如赵普所说,若是不趁着夏季早做准备一旦等到冬季,百姓无粮无衣,朝廷这般困顿哪里能够拿出钱粮来赈灾,到时候饿死冻死者不知有多少。

他此刻依照刺史的职责,将流民安置在各乡里,然后登记在册。勒令各地乡绅将强占的土地拿出来,划归郡县所有,然后再分散给各地流民租种。

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其实颇为复杂,首先要把登记在册的土地丈量出来,当然这得建立在官府册子没在战乱中遗失毁坏的前提下。

如果没有册子那就是一件麻烦事,这就需要郡县与地主或者乡里的大户们去沟通。

如果这些大户们耍无赖,那就会是一笔无法清算的糊涂账。

为此在高邑,这个黄巾之乱的重灾县,崔超派去的官吏被当地的名为孙羌的豪强给打了一顿,说是县里侵占他们土地。

这个恶性事件造成三名公差死亡,十多人受伤。

消息传到元氏县,卢植当即令高览带着屯营的骑兵百人,奔赴高邑将于孙羌于高邑城门前斩首示众。

参与的十多名仆人义从全是关进死牢。

卢植雷厉风行的作风起到了一定得警示作用,巨鹿郡和常山郡的大户豪强们纷纷让步,郡县的土地一下子多出了三成左右。

当然,他并非一意打压豪强,对于某些声名在外的世家,他也曾登门拜访,比如在城门迎接他的杜氏。

杜氏是常山郡数得上号的大家,虽然族中尚无出仕的名士与高官,但其家大业大族人又多行善举,算是当地的名门。

卢植拜访之后,杜方主动提出愿意租借土地给新安置的流民,并且愿意提供种子,待其收成后原价偿还。

杜氏的举动几乎是当地世家豪强的风向标,流民安置和划分土地的进展快上了许多。

北方也很快传来了好消息,郭典和刘备不负众望,连续两战大败张宝,迫使其龟缩曲阳城进退不得。

时间来到七月中旬,卢植仍在尽力地完善冀州等地的官制。

因为战乱的原因很多官吏和士卒被杀或者逃往,导致州郡县之间很多部门几乎是瘫痪的。

卢植根据现有人员临时安置了一些职位,或一人多职,或者精简岗位,这样不仅有利于他现在推行的安民政策。同时,如果朝廷派遣新任的刺史或者太守,他们不至于无人可用,导致政令无法上行下达。

朝廷在此时派遣宦官小黄门左丰来视察军情。

赵普于城门处见到左丰作为朝廷特使的仪仗队,心中暗呼不妙。

卢植的大祸难道还是避之不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