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未来超级智能系统> 第161章成长算法运用目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1章成长算法运用目标(2 / 2)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算法,而算法的原理简单来说是这样: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大脑处理过之后的世界,所以首先论文作者认为,世界的真实面貌是非常混乱无序的。

那么大脑为什么认为要把世界处理成这样是合理的呢?这就是人类和动物的不同之处,也是这本论文的作者认为的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成为高级智慧生物的原因,那就是人脑学会了如何在混乱无序的世界中找出有序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形成的世界,就是智慧世界,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作者还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为什么说小孩子能看到鬼,包括很多动物能看到鬼?

因为鬼其实是另外一种存在在世界中的形态,但是是在那个混乱无序的世界中存在的,小孩子和动物还没有能力完全实现对世界的规律化,所以他们反而会看到那个混乱无序的世界,也就包括所谓的鬼。

因此这个作者认为,想要让计算机跟人一样拥有智能,拥有智慧,首先就要让计算机学会去寻找规律。

但为什么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性格又是不一样的呢?

作者认为因为客观世界是静态的,而每一个生物又是一个个动态的世界,但是人脑的运作模式其实就是找规律,所以作者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会由环境造成。

因为大脑一直在不停的分析周围的人然后做出反应,导致你周围是什么样的人,你就容易产生什么样的性格和人格。

所以还是那句话,想要计算机真正像人一样思考,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让他拥有找规律的能力。

但想要真正让计算机实现跟人一样的能力几乎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光是人类和计算机感知世界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样,计算机能不能看到那个真实世界都不一定。那么怎么办呢?

于是这个作者提出了两点,第一是改变计算机的感知方式,这个涉及的东西就比较多了。

那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世界数字化,因为所有的规律都是数学,如果能将世界数字化的话,哪怕计算机与人类看到的世界不尽相同,但计算可以把人类大脑处理过后的规律挖掘出来,那也许也可以尽可能的还原出这个世界的样子。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创造了数字,然后创造了函数,然后用函数证明了定理。

但计算机没有创造数字可是学会了数字,然后创造了函数,然后也可以用函数证明定理。

于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算法,叫做数字化规则算法。

刘凡往下去看这个数字化规则算法的数学推理过程,越看越让他震惊。

因为这个算法跟成长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凡特别好奇的翻到最后一页想去看看这篇论文是谁写的。

当他看到作者名字时,不禁更加惊讶。

“章凯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