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未来超级智能系统> 第97章行业历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7章行业历程(2 / 2)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因为投资方都想赚快钱,没有人愿意砸钱进去,更没有人愿意砸了钱还要等上好几年才能去搞一部高质量作品,这确实是现实,但其实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国外也有无数的烂片烂游戏,要真正去对比,不应该去对比那些追求烂的人做出来的作品,而是要拿好的作品比,我们现在拿不出一部可以跟《寻梦环游记》、《冰雪奇缘》比肩的作品,是我们现在没能力做特效么?并不是,小岛国越来越多的作品都是由我们华夏团队参与制作的,前不久沪上的团队还参与了迪士尼明年的新项目。华夏现在的特效水平至少是足够满足华夏市场需求的。

但我们在上游人才上却极端匮乏,比如制片,编剧,总监等。刘总是不是听着会觉得有点熟悉?没错,其实华漫和华夏风游戏跟你们科技行业有一个同样的根源性问题,干着一线工作的人都很厉害的,但一旦到了设计层面,我们就没办法了。

华漫和华夏风游戏现在上游统筹型人才的匮乏是非常明显的,就比如说皮克斯在做动漫时会把低龄用户和成年用户的眼间距考虑进去,国内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能关注到这样的细节。而这种人才匮乏的出现关键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育和经验是严重不足的,毕竟十年前,华漫还是以《蓝猫淘气三千问》这种少龄化的作品为主的。

我相信现在你们科技领域如果有企业能实现顶尖芯片的全流程设计,国家都会追着给你投钱,同样的,如果有华夏公司能拿出好的方案好的本子,其实有的是公司愿意来投资,现在华夏真的已经跳出了缺钱的时代,我们现在进入了缺人才的时代。

但教育和经验这两样东西都是急不来的,只能耐心的等待,所以华漫和华夏风游戏一直在给自己找一条出路,难道我们因为缺乏人才就暂时不发展了么?这当然不行,最开始大家走的也是进口路线,从国外高薪挖所谓的人才,结果发现出来的作品依旧跟预期效果相差甚远。

大家发现进口到了国内会明显水土不服,而且会有太多的进口骗子,很多国外的普通员工包装一下,到国内就可以当专家,当总监,那些年我们被进口货坑了太多的钱。

而且除了制作之外,我们还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文化输出太难,当年《大圣归来》斩下了9.56亿的票房,很多人将其视为华漫的崛起,认为华漫的文化输出是大有可为的,然而让人失望的是,继《大圣归来》之后,只有一部《大鱼海棠》票房还算过得去,而大批量的华夏风游戏更是横尸遍野。

那个时候大家才意识到我们前十几年一直在被文化输入,却很少有文化输出。华夏人几乎都能或多或少理解并一定程度上接受欧美的文化和思想,但欧美人却很少有人理解华夏的文化,这是之前十几年我们开放市场后欧美等地大量文化入侵的结果。

所以华夏文化在国外很难被理解。这就导致你就算有好本子,投资方来投的时候还是会跟国外的投资有差距,《寻梦环游记》为什么敢投资2.25亿米元,因为人家面向的是全球市场,但我们的作品可能只能面向华夏市场,我们怎么敢投这么多。

但前两年的一个事情却让大家重新有了想法,那就是华夏网络风靡国外,大家说起电影就会想到好莱坞,说起2D漫就会想到小岛国,说起动画电影就会想到迪士尼,说起大型游戏就会想到暴雪,其实华夏想从人家建立起来的帝国霸权之下冲出一条路来真的很难。

但在网络这一块,华夏却走在了前列,这个事情对做华漫和游戏的企业来说,最大的意义是华夏网络,尤其是玄幻的火爆证明了华夏文化其实是受欢迎并且具有海外市场的,所以我们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也要尝试另辟蹊径找到一个新的打开市场的方式。

如何寻找这个方式就成了很多企业现在最为关注的一个课题,毕竟总不能不做华漫不做游戏了都去搞,而这也就是我今天特地来求见刘总的原因,因为你让我看到了一个很新的方式!”

说到这,冯伟终于停顿了下来,静静的看着刘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