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英伦1986> 第254章 出师未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4章 出师未捷...(1 / 2)

 虽然他还有个威尔士地区的房地产大项目。

但那玩意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纯坑钱的。

坑别人的时候,艾伦还是很开心的,但涉及到自己生意的时候,总不能瞎搞吧?

自己能力不行,或者不熟悉的项目,艾伦都不想搞,风险太大了。

他手里有的是需要花钱的地方。

从索尼那边坑...融资来的钱,这几年被他到处收购生产线,开新厂子,剩下的还要留着支付到时候收购宾利呢。

但人家现在好心给他写信过来,好处都摆在台面上了,贸然放弃吧,又有点不好。

这让艾伦有些头疼了。

叹了口气,把写完的工作报告递给胡特,让他帮自己发出去,至于眼下这封信。

“先等等吧,你帮我给王参赞回复一下,就说我最近事务繁忙,等我有机会再派人过去考察。”

........................

远在万里之外的华国南海省,一艘客轮停靠在口海市码头。

自从88年,南海省脱离东广省单独建省以来,南海省迎来了爆发型开发浪潮。

很过内地的人,频频下海,有些公务员甚至辞职、挂职,也想出来拼一拼。

这几年华国物价闯关,很多东西都向市场化靠拢。

物价一天一个样,比如说很出名的中华香烟,以前一块多钱一盒,现在已经涨到十块钱一盒了。

有的偏远地区的民众一时间,甚至有些接受不了这样的物价增长速度。

物价涨了,但是工资涨的不多。

这个时候,沿海的一些省份和城市,工资才悄然上涨。

至于往西更内陆的地区,显然就有些脱节了。

比如艾伦的厂子,工人工资现在已经涨到了二百多块一個月。

而内陆地区,工资还普遍在一百块左右呢。

也就是那些技术工人,工资会高一点,但高的也有限,一百多块钱就算是高了。

...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报纸上频频出现某某成了万元户,某某成了大老板之类的新闻。

一边是看不透的物价上涨和一眼看得到头的死工资。

一边是外界的各种灯红酒绿。

面对诱惑,总有充满干劲儿的人想要出来拼一拼。

...

潘十义看着远处港口靠岸的客轮,揉了揉脸,叹了口气。

他本是个来自西北的小伙,后来拿上了“铁饭碗”。

但每月拿着一百块钱的工资,看着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本就很有冲劲的潘十义看过很多新闻后,毅然辞职下海。

这几年他干过搬砖的,干过销售,最后被现实所击垮。

茫然四顾,潘十义正好赶上了88年南海省建省,各种利好政策的刺激,让潘十义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然后...

潘十义带着仅剩不多的几百块资产,在口海市混了半个月,兜里的钱就撑不住了。

没办法,只能重回老本行-----搬砖!

这次的潘十义长记性了,工人一天累死累活的搬砖,也就赚两三百块,而他辞了办公室的工作,兜兜转转的一大圈下来,就是为了来南海省搬砖?

不不不...

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后来,他找到一家砖厂,和老板商量,准备包下砖厂,用自己的销售能力,包销砖厂的砖,做个二道贩子。

...

也算是潘十义运气好,随着南海省建省,大量资本涌入南海省,这中间有正经的资本,也有从香江路过的资本,很杂乱。

但众多资本中,最看好的就是房地产产业。

这就给潘十义带来了机会...

他承包的砖厂赚钱了。

但好景不长,小砖厂只能吃到点汤汤水水的,大头根本吃不到。

向来敢打敢拼的潘十义,又接下了另一个销售的活儿,卖房!

...

很多有钱人,或者投资人,听到南海省大力发展的消息,都准备过来看看,特别是这边的楼市,据说极为火爆。

潘十义想到的办法很简单,就蹲在港口,看看新来的这些客人里,有没有肥羊!

据他几年的销售经验来看,他有经验从人群中,一眼找到那些有潜力的肥羊----也就是客户。

看着从港口出来的乘客,突然...有两个人引起了潘十义的注意。

那是两个西装革履打扮的人,穿的人五人六的,特别是前面那位中年人,戴着个金丝边眼镜,一脸文气,而跟在他身后的年轻人,看起来像个秘书或者助理。

这两人穿着的衣服,看起来就不像是便宜货,从港口出来一副迷茫的样子,趁着他们打车的功夫,潘十义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迎了上去。

“老板,来南海旅游?”

“......”

戴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人皱着眉看着眼前的小伙,迷糊了半天才发现对方是在问自己是不是来旅游的。BIqupai.c0m

对方的口音有些重,第一次问话他有些听不懂。

“你好你好...我是过来考察的,师傅你知道这边有没有什么做传统工艺品的地方?”

中年人和潘十义握了握手,以为对方是拉客的计程车师傅之类的。

“???”

潘十义被对方问的有点懵。

考察传统工艺品?

砖算不算?

...

看着眼前满脸文气的中年男人,潘十义离近了观察,对方手腕上的大金表可不作假,这是肥羊,他不忍心放弃。

但说到传统工艺品,他确实不太了解。

咬了咬牙,潘十义突然想起,以前在路边见过的椰雕。

“老板,我倒是知道几种传统工艺品,不过有的是这边的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品,短时间也不好介绍,你看你不如...”

中年男人听完潘十义的话,恍然大悟的点点头,拿出钱包,递给潘十义十张大团结。

“伱可以当我们的导游吗?这是定金。”

潘十义看着对方眼都不眨的掏出一把大团结,更确定了心里的想法,这是肥羊,而且听他们的口音,有点像...香江人!

...

开着自己的破面包车,拉上两位“游客”,潘十义一边开车,一边套话。

中年人也不隐瞒,直言他们是香江某公司的考察员,老板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全国各地的考察,看看哪里有什么值得发掘的传统工艺品,然后带上样品,做好调查,回去汇报就行了。

面无表情的潘十义,开着车,心里却泛起了滔天巨浪。

听着中年男人的介绍,对方的老板还是个女的,而且极为年轻,在香江很有能力,而且以前还拿过亚姐冠军!

这是潘十义现实中第一次对有钱人、闲人、这些词语有了新的认知。

对方干什么的,中年人没说那么多,只说了很有背景,很有钱,让他们找这些传统工艺品,纯属老板的个人爱好。

而每年为此花费的资金,近百万---英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