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 第377章出国打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7章出国打算(1 / 2)

 第三百七十七章 出国打算[1/3页

接下来的日子,秦立的生活秩序恢复了正常。

上午上课,下午开店。

不过,他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图书馆,都没找到关于外销瓷的书籍,只有网上有一些图片,大部分都是网友分享的,但没什么实质内容,除外能看看外形图案,其他的具体介绍啥的一概没有。

这让秦立出国游历学习的心思更浓了。

不是有一句话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以他现在的专业知识,看多了也就懂了。

而就在这一天,秦立接到了国家文物局的电话,说是对外交流团的证件办理好了,问他地址,好给他寄过来。

秦立大喜,正瞌睡呢,这不就送来了枕头。m.qQxsNeω.net

秦立连忙告诉了工作人员地址,然后就开始着手了解古代瓷器出口的主要地方。

这些东西网上就有。

宋元时期,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加强,国内陶瓷的外销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特别是在广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后,大批外销瓷从这些港口启运,沿着唐、五代时期开辟的航道,源源不断地运往亚洲、非洲各国,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发现居多,埃及和伊朗出土的数量也很可观。

宋元时期的外销瓷以龙泉窑系青瓷为主,其次是景德镇窑系青白瓷,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瓷也大量用于外销,另有磁州窑系、耀州窑系、建窑系瓷器及福建、广东沿海专烧外销瓷的瓷窑产品。

明清时期,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内瓷器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永宣时期,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促进了海上对外贸易的发展,外销瓷不但大量输出到亚洲、非洲各国,而且自明代晚期开始倾销欧洲诸国。明中叶以后,有不少外国商人到中国收购、订制中国瓷器,而且数量都非常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运到荷兰的瓷器最多一年(1639年)竟达366000件。

清代鸦片战争以前,外销瓷的主要市场有朝鲜、日本、东南亚诸

第三百七十七章 出国打算[2/3页

国和欧洲,特别是欧洲市场。18世纪前期,欧洲的英、法、荷兰、丹麦、瑞典等国被允许在广州设置贸易机构,使中国瓷器在欧洲的销售量达到历史上的高峰。

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记载,每年仅巴达维亚一地远往欧洲的瓷器就达300万件之多,如果再加上其他国家及中国商人直接运往欧洲的瓷器,其数量之巨是可想而知的。

明清时期的外销瓷主要是景德镇的青花瓷和釉上彩瓷。许多瓷器的装饰图案是依照外商从欧洲带来的样品由中国画工精心摹绘的,题材大致包括纹章(又称徽章)、人物故事、船舶及码头风景、动物花卉、鱼草、博古等纹饰。在广州生产的“广彩”瓷即属于这一类。

“东南亚国家和欧洲国家吗?”

秦立想了想,决定去往欧洲诸国。

无他,宋元时期的外销瓷和国内瓷器没什么区别,而明清时期的外销瓷有不少是根据欧洲国家的需求订制的,图样跟国内的不同。

秦立出国的目的主要是过去学习的,自然要去瞧这些不一样的瓷器。

于是,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将此事宣布给了小妹和李书怡。ωωχsΠéω.net

“什么!你要出国?”

小妹不能置信,一双大眼瞪的溜圆溜圆,“什么时候?去多久?那我以后上下学怎么办?”

“你这是什么表情,你都多大的人了,非要人接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