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 第268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不耽误我赚你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8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不耽误我赚你钱(1 / 2)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不耽误我赚你钱[1/3页

“小哥看中这款笔筒了啊。”仟韆仦哾

摊主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看起来很年轻,身上的穿着不像其他摊主那样正式老派,反而很时尚,头上带着一款翻毛的鸭舌帽,看起来颇有文艺气息。

他打量秦立一眼,赞声道:“好眼光!这款笔筒是康熙官窑,绝对的顶好物件,您要是买回去,绝对可以当做传家宝使!”

“老板看起来不像是生意人啊,反倒像是搞艺术的。”

秦立挑起眼皮,朝他看了一眼,笑道:“您这打扮绝对是古玩一行里面最时髦的。”

“哈哈!”

摊主哈哈一乐,好似因为被夸奖显得很高兴,朝秦立伸出大拇指,赞道:“有眼光,哥们专业搞美术的,可不就是艺术工作者。”

秦立诧异道:“画家?怎么卖起古玩来了?”

“嗐!画家这称呼咱可担不起,没名气顶多算是绘画工。”

摊主咧了咧嘴,笑道:“没办法,这年头光靠绘画吃不饱饭,刚好家里老爷子是干这一行的,打小耳濡目染,稍微懂点,这不兼着倒腾一下古董吗。您放心,咱这些老物件都是纯正的古物,都是我亲自下乡收上来的,个顶个的好,都是一眼货,包您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这就是典型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

秦立斜眼看了眼摊位上那些明显是赝品的‘老物件’,嘴角一阵抽,但没揭穿他卖假货的真面目,笑称:“刚才听您说,此款笔筒是康熙官窑的,何以见得?”

“嗐!您说这个啊,很简单啊……”

摊主顺手接过秦立递过来的笔筒,看到秦立一副虚心求教模样,心里暗爽,颇有一种老师受到学生尊敬的感觉,也没瞒着,一副为人师表的样子,大大方方的说了出来。

他指着笔筒上的山石说道:“看到这山石没有,这种画法是国画中最为典型的技法,名披麻皴,是五代时期知名画家董源所创,而这种国画技法运用到瓷器上,是在明末清初,以顺治至康熙早期、康熙晚期至雍正两段时间最为盛行。

根据线条长短,披麻皴可分为长披麻和短披麻。顺治至康熙早期,流行长披麻皴,其笔意不装巧趣,风格浑朴自然。到了康熙晚期至雍正时期,长披麻皴技法逐渐让位于短披麻皴,其线条短而繁密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不耽误我赚你钱[2/3页

,笔法更为灵秀,这也与整个明末清初时期艺术风格由大气粗犷向清雅秀丽的转变相一致……”

披麻皴是国画山水画中的常用皴法之一,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这种皴法往往以中锋线条来表现山石的结构和纹理,效果较为柔和遒劲。既没有极为粗狂豪迈的大开大合之感,也不是过于抽象的氤氲气息。

瓷器纹饰所说的披麻皴,是借鉴了国画中的术语,是一种“线皴”技法,是以柔韧的中锋线组合来表现山石的结构和纹理,形成众多线条“披散交搭”、类似披麻的纹饰风格。

摊主老板将笔筒上的山石画法向秦立展示了一下,“此款笔筒中山石的画法,就是典型的长披麻,所以它理应是顺治到康熙早期的产物,不过至今,考古界并未在顺治青花山水瓷器上发现长披麻技法,所以,此款笔筒是康熙早期年间的可能性更大!”qQXδЙεω.net

秦立追问:“那短披麻是什么样的?”

摊主老板在自己的摊位上瞅了瞅,伸手挑出一款青花山水瓷盘,指着上面的山石说道:“看到这山没有,是由各种方向的短线条构成,这种技法就是短披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人诚不欺我!”

秦立茅塞顿开,向摊主拱手抱拳一礼:“多谢老板指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