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定策(1 / 2)

 何为天下奇才呢?</p>

素王、洛文公都是已经渐渐要被神话的人,最近的一位是洛宣公,一手挽天倾,直到现在还在传颂。</p>

史书中所记载的圣王贤臣又是何等人呢?</p>

洛文公那样的经天纬地之人,洛宣公那样能挽狂澜于既倒的大贤,存在于故事之中,没有人见过。</p>

但现在,齐国人见到了。</p>

“仲相之能,宛如天上皓月,我等连群星也称不上啊。”这是齐国的卿大夫的一致称赞。</p>

“见到相国之能,始知素王所言,上古先贤,通天人之变,不是虚言。”</p>

五年来,这种赞誉充斥在齐国的每一个角落之中,临淄城中便是一个稚儿,也知道管仲之能。</p>

一切缘由便得益于此时齐国国内的繁华。</p>

五年前管仲相齐,他在齐国之内展开了一系列的变法改革,短短数年之间,齐国就被他治理的国富民强。</p>

三年之前的一场小败,连一丝的波澜都没兴起,</p>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府库充盈,天下大治。</p>

过去都以为是书上的话,当它出现在现实之中时,对所有人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p>

齐国宫中,又是一年税赋上表,吕小白望着那些不断增长的数字,忍不住畅快的笑着。</p>

“阿仲,孤这一生,生我者父母,养我者舅父,成我者是你啊。”</p>

管仲敬陪次席,笑道:“国君是上天眷顾的人。</p>

能够有现在的成就,和臣没有关系。</p>

正相反,臣能获得一点声名,是因为您的信任罢了。”</p>

管仲一向如此,吕小白早已习惯,问道:“阿仲,五年前你初掌国政之时,曾经说过尊王攘夷,现在是时候了吗?”</p>

听到吕小白问政,管仲端坐起来,正色道:“国君,攘夷已是时候,尊王还差点火候。”</p>

管仲这话倒是让吕小白糊涂了,问道:“尊王攘夷竟然不是同时吗?</p>

难道要我齐国一人攘夷?天下夷狄汹汹,哪里是齐国能剿灭的?”</p>

吕小白一向乐观,但也没觉得齐国能强到这番地步。</p>

秦国和西戎厮杀了将近百年,现在还没分出胜负,楚国从熊顿时就是强国,现在还在和南蛮斗法。</p>

这些蛮夷若是那么弱,齐国历代先君早就剿灭了,哪里还能留到他这个时候。</p>

管仲摇头笑道:“国君莫急,臣这就为您道来。</p>

自素王作《王道》起,这诸夏之中,就只有一种威望最是服人,那就是攘夷。</p>

洛国为何在诸侯之中这么有威望呢?</p>

难道是因为周王室的信任吗?诸侯与王室之间尚且离心离德,又怎么会因为王室而对洛国钦服呢?</p>

真正的原因是,洛国每每尊王之后,就会集结诸夏列国之力,帮助弱小的诸侯国,这才为他们赢得了崇高的威望。</p>

洛国很在乎诸侯的攘夷成果!</p>

熊顿僭越称王,都能因为攘除南蛮有功,而被洛文公放过,这是极其重要的。</p>

楚国两百年来都被视作蛮夷,难道仅仅嫁了一个王后就能列入诸夏了吗?</p>

悼太子即位倒也罢了,但最终成为天子的是僖王。</p>

楚国现在能被认可,是因为百年前,洛公子宴入仕楚国。</p>

历代洛侯从不看血统尊贵,只看两条,一是尊王敬礼,二是攘夷之功。</p>

您想要称霸诸夏列国,就要得到洛侯的认可。</p>

想要洛侯认可,就要有攘除夷狄的大功。</p>

而且现在齐国在列国之间的威势还不够,很多诸侯还在以吕无咎时期的眼光看待齐国。</p>

五年变法,千乘之国,需要一场辉煌的胜利,来向整个诸夏世界宣告齐国的强大。”</p>

洛国的存在,让诸夏这个名词随着周礼的发展,更早的刻进了诸侯的基因之中。</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