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红楼天骄> 第一百四十七章朝廷的决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七章朝廷的决定(2 / 2)

就这么轻易的被这小子给干掉了?</p>

是大楚的将领太无能?还是这小子太厉害啊?</p>

这件事要是真的,蒙古喀尔喀和蛮族势必会有一场大战,到时候双方实力大损,对大楚来说太有利了,这小子还真是立大功了。</p>

这小子胆子真是太大了,居然敢跑到蒙古草原上去,关键是这后面的想法,太大胆了。</p>

这件事自己还真不好下决定,一大半兵权都掌握在父皇手中,还需要他开口才行。</p>

想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已经十年了,这太上皇时不时的就插手朝政,弄的自己这个皇帝一点威信都没有。</p>

都说这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双日悬天,啥时候是个头啊。</p>

隆庆帝拿着奏折来到了太极宫,冲着端坐在大殿上太上皇行礼。</p>

“儿臣拜见父皇,祝父皇身体安康。”</p>

太上皇点了点头道:“皇帝怎么过来了,可是有事?”</p>

“回父皇的话,儿臣有件事情拿不定主意,特来找父皇拿个主意。”</p>

走上前去,将手里的奏折递给了太上皇。</p>

太上皇看完了奏折,也是有点吃惊。</p>

这些年自己虽然退居二线了,但是还把持着一大半的军权,对朝中局势和神京城的动向,也是了如指掌。</p>

贾琮这个小子还是听说过的,自己喜欢喝的临河贡酒,就是这小子鼓捣出来的。</p>

听说头脑灵活,喜欢鼓捣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还献给皇帝好几样技术,对国家贡献不小。</p>

想不到这次跑到草原上,阴差阳错的把蛮族的使团给灭了,还杀了老奴的一个儿子。</p>

“这件事如果是真的,对我大楚而言是天大的好事,先让辽东的绣衣卫查清楚真相,密切关注蛮族人的动向。</p>

真要是有大战的话,蛮族人那边会有动静的,至于出不出兵,你自己拿主意吧。”</p>

“是,儿臣这就派绣衣卫去查探,儿臣告退。”</p>

回到御书房后,隆庆帝让戴权通知辽东的绣衣卫,查探蛮族人的动向。</p>

等有了确切消息,再做决定也不迟。</p>

这一等就等了半月有余,辽东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p>

“回禀主子,辽东的绣衣卫传来消息,蛮族人正在集结大军,具体动向不明。”</p>

过了一日,又有消息传来。</p>

“主子,已经查探清楚,老奴的儿子莽古尔泰,和蛮族使团,一起死在了喀尔喀草原上,老奴大怒,已经下令起兵征讨喀尔喀,大军正在集结中。”</p>

隆庆帝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贾琮这小家伙果然没有骗自己,这次可是立大功了,真是自己的福将啊!</p>

“戴权,去将内阁几位阁老请来,再将兵部尚书李广路请来。”</p>

“老奴遵旨!”</p>

戴权答应一声,退出了御书房,前去请几位阁老,又安排了个小太监,去通知兵部尚书。</p>

过了不长时间,众人一起来到了御书房。</p>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隆庆帝摆了摆手道:“众卿平身,先将那份奏折给各位大人看看。”</p>

戴权将贾琮的那份奏折,拿给了首辅胡庸。</p>

胡庸不动声色的看完,将折子传了下去,心里不由感叹,这小家伙真能折腾,居然跑到草原上去了。</p>

等待众人都看了一遍,隆庆帝问道:“各位爱卿,你们怎么看这份奏折,有什么想法?”</p>

刘晋上前道:“陛下,臣有些质疑,贾琮我也见过,今年才十二岁吧,就算他带着护卫,真的能把一百蛮兵全灭了吗?”</p>

兵部尚书李广路也拱手道:“启禀陛下,臣也收到了贾琮的奏报,只是一时不辨真伪,不敢前来叨扰皇上。</p>

那莽古尔泰可是蛮族悍将,让我无数的大楚将士头疼的人物,居然被一箭射死,这听着有点不可思议,我也让辽东的属下打听过,只是还没有确切消息。”</p>

胡庸道:“陛下,臣虽然对贾琮不是很了解,还是觉得他不可能欺骗皇上,这种事根本瞒不住,只要一打听就能知道真伪。</p>

若是事情真如他的预料发生了,对我大楚来说还真是一件好事,至于后面的建议,有些太冒险了,还要仔细斟酌才是。”</p>

隆庆帝道:“消息已经得到确认,这件事是真的,老奴难掩丧子之痛,已经下令征讨喀尔喀大草原,已经在集结兵马了。</p>

今天是想跟各位商量一下,我们是不是要趁着双方大战的时候,出兵夺回抚顺,铁岭,开原等地?”</p>

次辅杨怀道:“陛下不可,现在什么情形还不知道,不可贸然做出决定,万一老奴损失不大,再回过头来对付我们,那可就得不偿失了。”</p>

李荣道:“陛下,若是我们的将士有把握的话,等他们双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们可以突袭拿下这些地方,若是没把握的话,还是保守点的好。”</p>

这话倒也有些道理,以前自己的兵将就被老奴打的节节败退,不然的话抚顺等地也不会丢了。</p>

这件事还是要取决于军方,看看军方有没有这个能力。</p>

“李爱卿,你们军部是什么看法,有没有把握夺回抚顺等地。”</p>

别人不清楚,作为兵部尚书,李广路可是对辽东的情况一清二楚,真正能打仗的兵顶多不过三成,这种情况下他还真不敢做出保证,只能将这个锅给甩出去。</p>

“回禀陛下,喀尔喀和老奴还没有真正交手,最终结果更是无法预料,还是等他们打起来了,看看具体情况,我们再做决定也不迟。”</p>

虽然听着很有道理,隆庆帝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p>

这次太上皇好不容易松口了,让自己来做这个决定,看这些人的意思,没有一个愿意打仗的,都是以稳妥为主,能不打仗就不打仗。</p>

其实隆庆帝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于多一个城市还是少一个城市,他一样也不在意。</p>

他在意的是自己的权利,怎样才能更加的稳固,在意的是太上皇何时能够完全撒手,让自己彻底掌控全国。</p>

隆庆帝看向胡庸,问道:“胡爱卿,你觉得这件事该如何决定呢?”</p>

胡庸拱了拱手道:“陛下,这件事虽然对我们是个机会,但是,也要看看他们双方能够打到什么程度,若是他们损失太小,我们还是按兵不动的好。”</p>

见胡庸也这样说,隆庆帝也只能认了。</p>

“李爱卿,给辽东下令,让他们时刻关注双方的动向,根据实际情况,伺机而动吧。对了贾琮那小子现在何处?”</p>

“回陛下,贾琮已经入职广宁军中,担任千总之职。”</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