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宋吹> 第六百六十八章 千里送京娘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六十八章 千里送京娘二(2 / 2)

而后晋开运初年(944年),赵弘殷就已经为赵匡胤聘年仅16岁的贺氏为妻。</p>

贺氏出身江东大族会稽贺氏,这是个文武双全的世家大族,本为王子庆忌的后人,先祖贺纯为避讳改为贺氏,汉代从中土迁至会稽,具有深厚的儒学修养、坚守儒学世族的立场,家风严正,诗礼传家。据《晋书》卷68《贺循传》“其先庆普,汉氏传礼,世所谓庆氏学。其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为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先祖贺纯,在汉安帝时,官至侍中、郡守。三国时,世代为孙吴“佳将“,为其冲锋陷阵。东晋贺循继承家学,建国之初,参与制定礼仪,《三国志》《贺齐传》注引虞预《晋书》载:“时朝廷初建,动有疑议,宗庙制度皆循所定,朝野谘询,为一时儒宗。”</p>

贺循之后,其家族礼学相传,代不乏人,至南朝梁武帝重视儒学礼制,贺氏家学又得以光大。一直到唐代,仍有族人参与议定礼仪。(《_江表儒宗_会稽贺氏之家风与家学》王永平)第十五世贺晦女嫁梁武帝萧衍直系后裔萧嵩,外孙尚新昌公主,“嵩夫人贺氏入觐拜席,玄宗呼为亲家母,礼仪甚盛“(《旧唐书》卷九十九《萧嵩列传》)。(《贺知章世家》P59)第十六世贺知章更是唐代著名诗人,其父贺景思乃贺知章十世孙。</p>

会稽贺氏千年以来诗礼传家,乱世为将,盛世治礼,“虽非显赫门阀,但其家世相承,即便一再陷于”微贱“之地,仍能复起,以致数百年间未尝衰没。</p>

这才是门当户对,而且贺氏本名贺贞,开封人氏,贺景思长女,与赵匡胤青梅竹马,经常在一处玩耍。贺家有一种自酿的酒,非常香甜可口,赵匡胤经常去她家喝酒,醉翁之意不在酒,贺氏成了他的结发妻子,从此情系一生,至死不渝。然而贺氏体弱多病,最终红颜薄命,没能与他白头到老。他当了皇帝之后,思念爱妻,忆及往昔,下旨向贺家索要这种酒,贺氏族人将酒和酿法一起献了给他,他看到酒,赐名“鉴湖春”。</p>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时候,那是已经有妻子了,中国历来都是一夫一妻制,至于说什么三妻四妾左拥右抱,那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赵匡胤根本就不能娶京娘。</p>

其次,赵匡胤最多将京娘收为小妾,那么千里义举就成为了天大的笑话,救人救到了自己的床上,用赵匡胤自己的话说,那样自己与那伙盗贼有何区别?千里长途也白走了,本来一桩好好扬名声的义举,到头来因为自己的一时没把控住,成为了天下豪杰的笑柄!</p>

赵匡胤若是连这点自控能力都没有,如何还能开创赵宋基业?</p>

至于说千里送京娘为什么会被记录在了赵普的《飞龙记》中,那必定是赵匡胤在军中和一众兄弟喝酒聊天的时候说起了,因为赵普的《飞龙记》写成的时候,赵匡胤和他的那些老弟兄们都还活着,没有的事赵普敢乱写吗?瞎编乱造就不怕赵匡胤被那些老兄弟们笑话吗?</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