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宋吹> 第三百八十九章 宋辽战争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九章 宋辽战争二(2 / 2)

次年正月,辽军乘胜攻克深州(今属河北)、祁州(今河北安国),纵兵大肆抢掠。</p>

端拱元年(988)辽军又大举南下,攻占了宋涿州(今属河北)、祁州、新乐(今属河北)等地。</p>

宋咸平二年(999)以后,辽国继续派兵深入宋朝霸、雄、贝、冀、邢、洺、深、滨、博、濮、青、淄、齐、潍及天雄、乾宁等十多个州军,掳掠人畜财物,屠杀无辜百姓,损坏房屋庄稼,给河北、山东一带的农民造成巨大的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p>

北宋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国萧绰太后及其子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兵20万,以收复瓦桥关(在雄县南)失地为名,深入宋境,但遭到北宋军民的坚决抵抗。</p>

辽军攻威虏军(今河北徐水)、顺安军(今河北高阳),不利;</p>

攻北平寨(今河北完县),又受挫。</p>

接着,绕道攻保州(今河北清宛)、定州(今属河北),仍不克,又东攻瀛州,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辽军死伤万多人。</p>

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今属河北)、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戍卒会天雄军”。</p>

辽军攻克德清(今河南清丰),生俘宋将王先知,遂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对澶州实施三面包围,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p>

景德元年(1004)秋,辽军南下的消息传到开封,边书告急,京师震动,宋廷君臣惊慌失措,部分主政大臣主张迁都以避风险。不少人主张南逃金陵(今南京)或西逃四川。宰相寇凖力排众议,坚持真宗皇帝亲征。宋真宗还在犹豫,另一宰相毕士安也在一旁劝说,最终真宗答应亲征。寇凖推举参知政事王钦若镇守天雄军(治今河北大名东北)。</p>

十一月,宋真宗御驾领军亲征,雍王赵元份留守汴京,朝中文武随军出征。李继隆领军在东,石守信之子石保吉列阵在西,其余将帅簇拥着真宗前行。</p>

辽朝统军萧挞凛恃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宋军威虎军头张绬(一说周文质)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准确射中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p>

此时宋真宗一行在寇凖的坚持下抵达澶州。接到捷报后,寇凖、高琼大喜,坚请真宗过河,把卫士叫来赶起真宗的车辇就往北城走。过浮桥时,御辇又逗留不前,高琼抓起棒槌敲打辇夫。真宗无奈,只好下令前进。在寇凖、高琼的力促下,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真宗御驾亲征鼓舞了宋军士气,“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大宋军民多达几十万人,形势对宋十分有利。</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