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宋吹> 第三百零一章 大宋将门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一章 大宋将门五(2 / 2)

七大将门也没这么傻,直接和皇帝对着干,而是让军中也报上了一大批需要赏赐提拔的名单,而且理由还很充分,种世衡部是立功了,但这是军中同僚配合的结果。陛下若是只赏赐种世衡部,恐怕会寒了军中将士的心啊。。。</p>

宋仁宗为难了,若是按照送上来的名单赏赐,那么国库就见底了,于是就犹豫了。</p>

宋仁宗这么一犹豫,出事了。</p>

军中历来讲究的是赏罚分明,别人无所谓,一分功劳因为背靠将门被说成了十分功劳,本来就没抱多少希望,赏赐能下来那是最好,没有也能接受。</p>

但是种世衡部不一样啊,这功劳都是一刀一枪拿命换来的,若是没有赏赐,下次谁还会玩命啊。</p>

种世衡理解宋仁宗,可军中将士不理解啊,你皇帝富有四海,怎么连这点赏赐都拿不出来呢?</p>

种世衡见军心浮动,恐生兵变,无奈之下拿出了权宜之计,自己先行赏赐。</p>

于是种世衡按照军功,将部下一一升官了,按照相应的官职应该有相应的收入,但是种世衡又哪里有这么多的钱财,于是只能将缴获变现,打个折扣发放吧。</p>

宋仁宗和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一看也只能捏着鼻子默认了,谁叫朝廷没这么多的钱呢。</p>

朝廷的所谓默认就是不以这件事责罚种世衡,但是对种世衡按照军功提拔上来的军官是不予承认的,军饷还是按照原先的发放,剩下的部分,你种世衡私自提拔的就自己想办法吧,朝廷不追究就已经格外开恩了。</p>

就拿鲁智深来说吧,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之前的官职是提辖。</p>

“提辖”只是一个省略的称呼,全称应该是“提辖某路兵甲公事”或“提辖某州兵甲公事”。</p>

宋朝常以知州、知府兼提辖兵甲,简称提辖,掌军旅训练教阅,督捕盗贼,镇压民众反抗。</p>

刚开始提辖是由知州守备等一方大员兼任的,可能后来因为提辖东奔西走,经年累月游走于街头巷尾,那些大员们政事繁忙无暇他顾,逐渐的提辖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单位。</p>

通常情况下,提辖都是知府或者知州的亲信,官职比他们要低一点。宋朝时期,知州的官职是五品,因此提辖就是六品到七品之间,但是不小于从七品。</p>

因此提辖是官,有品级的官,不是吏。</p>

所以鲁智深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p>

再看镇关西,充其量也就是个小老板,投托着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p>

而鲁智深是老种经略相公的军官,因为小种经略相公无人帮护,老种经略相公特意派来帮助自己儿子的。</p>

看到这里,就要奇怪了,在吏治黑暗,官官相护的宋朝,鲁智深这样的身份打死个卖肉的,为何会被通缉呢?</p>

要知道在古代,七品县令就已经有能力让普通百姓家破人亡了,所以有破家县令一说。而品级在县令之上,职务中又有督捕盗贼的提辖打死一个百姓就要畏罪潜逃了?</p>

鲁智深自报家门的时候是经略府提辖,鲁智深口中的老种经略相公是种世衡第五子种谔,小种经略相公是种谔之子种师道。</p>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鲁智深出身种家军,他的提辖一职是种谔封的,鲁智深自己心里都清楚,别看自己逢人便介绍是提辖,但这个提辖也就是听着好听,并不是朝廷的正式任命,根本就没有任何权力,自己在朝廷的兵册上也就是个下级小军官。</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