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跳过中间商(1 / 2)

 王歌双目金光一闪,很快就收敛回去,不给群臣百官探究机会。</p>

王者嘛,就是保持神秘感,让人捉摸不透。</p>

而这时候文武百官也是惶恐和懵逼</p>

去田地里论道?</p>

“这....这.....?”</p>

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变得安静的诡异了。</p>

且不说之前神光威慑,但王歌说的话,就让饱读经书,曾侍奉过玄帝,屡次奇谋立功的丞相章炎此刻也被整不会了。</p>

这是什么路数?</p>

书上没记载,以前也没经历过,章炎不太明白公子王歌此话何意。</p>

这让章炎心感不对,似乎这场越王的继位大典,从下雨的那一刻开始,就脱离他的掌控了。</p>

也别说是丞相章炎了,就是太尉赵瑞也看不懂王歌路数了。</p>

他承认,王歌有王者的威仪,但说出来的话却让人费解。</p>

“这...莫非是先王遗计?”</p>

公子王歌前言后话都说的太怪诞了。</p>

因为一场梦,就要求文武百官陪自己去田地里,去防范那莫须有的暴雨涝灾?</p>

要么认为王歌是个离经叛道的疯子,要么是老越王逝世前安排的后手,否则赵瑞真的想不出一个解释。</p>

“但公子也不像痴愚之人啊,刚刚那目击威仪,双眸生电,绝非常人,莫不成有我没瞧出来的玄奥?”</p>

赵瑞心里嘀咕,打算看看局面怎么发展。</p>

气氛也相当诡异,如果不是碍于王歌的尊贵身份,在场的群臣怕是要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他。</p>

然而,王歌却巍然不觉,他扫了眼司空韩登。</p>

这时候需要一个捧眼。</p>

韩登顿时一个激灵,反应过来道:</p>

“公子此话可有深意,臣下不甚理解。”</p>

王歌轻哼一声,说道:</p>

“本公子的意思,农事为大,本公子唯恐有灾患,坏今年的收成,想去田间地里转转,修些设施。</p>

众卿不是沐雨经风,不好继续操持继位大典吗?</p>

那好,大典延后,等今年的第一批稻子收上来了,再操办大典。”</p>

王歌语气平静,如此直白的话,三公九卿可算是摸清头绪了。</p>

之前说那么多,托梦啊,神仙啊,灾祸啊,感情是这个意思啊!</p>

百官抿了抿唇,既松了口气,还有点啼笑皆非,他们算是明白这位新越王就是在故弄玄虚。</p>

再看公子王歌的面白无须,他才十六岁,在场官员最年轻的也有三十岁了。</p>

这年龄差,要当王歌的叔叔伯伯那也够了。</p>

“原来是黄口小儿,轻浮浪荡,不知所谓。”</p>

表面上保持恭敬,但在心里百官已经给王歌贴上标签了。</p>

也就是这群当官的有点城府,喜怒不形于色,不然已经甩袖拂面而去了。</p>

丞相章炎察觉到百官不满的心气,抿了抿唇,沉声道:</p>

“公子有此意,臣等已皆知,</p>

心系农桑为善事,君臣绅民皆一心</p>

承统即位为国事,可付有司择日再行大典,</p>

但臣有一谏,公子既为国主,一言千金,掷地有声,往后论国事,谈民生,切莫以鬼神之说,动荡人心。”</p>

章炎说到最后,已经很明显的是在说教王歌了。</p>

在场的人都能听出来这层意思,然而王歌摆了摆手道:</p>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但行好事,莫究其言。”</p>

大家都是文化人,听得出这话的意思,但百官还以为是公子王歌想要挽回点颜面,嘴硬强撑罢了。</p>

章炎眉头一紧,想和公子王歌辩论辩论“言无信则德不立”“治国以诚不以伪”的道理。</p>

他学富五车,通读六经,可不就是要在种时候,引经据典,好好驳斥一番,折一折越国公子的威严吗?</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