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第251章去富土康化制造业的搅局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1章去富土康化制造业的搅局者(2 / 2)

丁默说道。

“好。”

陈河宇微微颔首,走进烧烤店,扫视一圈,看到了不远处的苟伟,对面坐着一个胖子。

“狗哥!”

陈河宇会心一笑,见到老朋友总是开心的。

像苟伟、王益明、李雪等人,他都会一年聚上几次,联络一下感情,虽然彼此的交集变少了,但大家还是有着共同的回忆,可以轻松地畅谈往昔。

“河宇,这个是我在袋鼠认识的好兄弟,朱逸群。”

苟伟主动介绍道。

啥?

猪一群?

陈河宇脸色怪异,大赞对方父母有才,这是完全不理会自家孩子的死活啊。

“你好,请坐,叨扰了。”

他温声说道。

“老板,刚刚点的菜,帮我翻一倍的量,再加一锅海鲜粥。”

苟伟再次点单。

“最近怎么样?工作上有没有问题?”

陈河宇坐在苟伟身边,倒了一杯冰啤酒,随口道。

“还行,李雪是去了沪城吗?”

苟伟问道。

“卖咖啡去了。”

陈河宇笑笑说道。

“她要是听到,非得骂你,人家明明是市场运营,被你说成咖啡师。”

苟伟乐了,忍不住揶揄道。

“喝酒喝酒,不聊女生。”

陈河宇端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顺便回应了一下朱逸群,对方有些激动。

渐渐熟悉后,朱逸群发现,这位千亿身家的大老板,仿佛真的没有架子,和苟伟说话时,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全然一副老友相聚的模样。

对此,他瞥了一眼傻乐的苟伟,忍不住感叹,为什么自己没有这种朋友啊。

“房子买好了吗?”

陈河宇不忘关心道。

“一共16套,全是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按你说的,将来好出手。”

苟伟回道。

“……你傻不傻?不知道买一套大户型,留着自己住吗?将来结婚生小孩,还得置换,就不怕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百五十一章 去富土康化!制造业的搅局者! (第3/3页)

陈河宇一连串的拷问,把苟伟整麻瓜了!

“这不是还没女朋友吗?”

苟伟扰扰头,脸红道,自己真是没动脑子。

“算了,我在新区有个小型别墅区,差不多年底就能交工,到时候你去挑一栋吧。”

陈河宇拿起一串热气羊肉,咬下一口,鲜香麻辣,轻飘飘说道。

别墅区?

挑一栋?

朱逸群哭了,这种神仙朋友,他也好想拥有一个。

“不用了吧?我这16套房子,均价7600一平米买入,现在都1万出头了,再过两年我就能把本金还给你,嘿嘿。”

苟伟脸皮虽然厚,但也不好意思直接收下一套房子。

“麻杆、李雪也有,一人一套,我在小区中心弄了一个观景池,以后老了没事还能钓钓鱼,一起打发时间。”

陈河宇解释道。

“你若是不想要,可以送给麻杆。”

他坏笑道。

“那还是收下吧,省得房子太多,麻杆住不过来。”

苟伟贱兮兮道。

三人边吃边聊,朱逸群习惯以后,胆子也大了一些,甚至口无遮拦说起黄段子来,一不留神把按摩计划暴露了。

“狗哥,外面要小心,一个不注意,就容易艾啊、梅呀,还是找个好姑娘吧。”

陈河宇语重心长道。

“我……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去,真的,以前没去过。”

苟伟脸色胀红,死鸭子嘴硬道。

“喔?是吗?呵呵!”

陈河宇不置可否道。

男人嘛,都喜欢说自己是第一次。

他专心对付眼前的烤串,有一说一,这家味道确实不错,他顺便记下招牌,准备下次带洛雯雯过来吃。

中途,又加了一次烤串,要了两瓶青梅,才最终结束战斗。

苟伟喊了代驾,陈河宇和两人告别。

走上车,在酒意的催动下,他报出一个地址。

奢华贵气的慕尚驶入车流,一旁的路人,才发现这辆加长款豪车,忍不住问道:“这车得要好几十万吧?”

“想啥呢?这玩意限量版,轮毂都是特定高档货,没一千万可下不来。”

另一个懂行的人,撇撇嘴,指点江山道。

……

庐城的夜色,迷离璀璨,路过美食街时,还能看到袅袅蒸腾的烟火气。

半个小时后,车子停在一座商场前。

“我下去逛逛,不用跟过来。”

陈河宇叮嘱道。

拉开车门,他踱步向前走着,直到看到一间小酒馆,门口挂着营业招牌时,脸上才露出笑意。

他站在远处,透过玻璃窗,很快就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消瘦清减不少,脸颊上的梨涡更明显了。

安静看了几分钟,他长舒一口气,转身返回车里,吩咐老默开车回家。

另一边,小酒馆的人,猛然觉得一阵心悸,匆匆抬头,却什么都没有。

想起那个人,她霎时变得更加难受,灯光映入眼眸,全是莹莹凉凉的水雾。

……

翌日。

暑气弥漫,温热的光线洒落大地,庐城从夜色中缓缓苏醒,草叶上的露珠,很快便化作了雾气。

“老默,去工业区。”

陈河宇说道。

半路上,他给雷布斯拨去电话:“雷总,到了吗?我现在去工厂,吴秘书和他的老板也会过来。”

“老板,我刚下飞机,现在赶过去,10点之前肯定没问题。”

雷骏回道。

庐城超级工厂,将在投入生产后,承担大米科技全部的生产订单,这象征着大米开始“去富土康化”,走上自研自产的道路。

“行,那一会见。”

陈河宇说道。

120亿的总投资,吸纳50万就业人员,这是他在实体制造业,最大的一笔投入,因此格外重视。

车子在环城路上飞驰,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厂区,渐渐出现在视野内!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