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289章 白城开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9章 白城开市(2 / 2)

至于说针线这些小玩意,也很贵,锅就更贵了。</p>

至于说武器,刀枪弓箭这些,那是禁售的,铠甲盾牌弩箭就更别提了。</p>

连那极贵的铁锅,那都是采用的比较特殊的工艺铸造的,这种铁锅的铁,是不能再回炉打造武器盔甲的。</p>

防的就是他们收集铁器打造武器。</p>

总体来说,武怀玉觉得朔方这边受战争影响,物资比较匮乏,尤其是大唐制造的手工商品,他们的牲畜皮毛则有些严重过盛贬值。</p>

但现状就如此,他们需要的商货,基本上也只有唐朝能供给,但他们的牲畜皮毛这些,大唐却有许多个交易对象。</p>

市场转了一圈,挺热闹,还有不少店铺正在赶工建造和装修中,其实本来互市也不是天天开,但武怀玉没理会那老一套,而是把白城城外的这市场,打造成一个常市,每日开放经营,里面还有固定的街铺。</p>

他有意要把这里弄成一个盐州长城外的工商小镇,货物集散中心,而不是十天半月才赶一次的大集。</p>

武家也已经在这开店,千金堂药铺、长生堂当铺,以及宝玉堂的盐号,还会有杂货等商铺陆续开设,近水楼台先得月嘛。</p>

“蕃坊修的如何了?”</p>

“还在招募人手,我们开出的工钱是做半个月,合每天一斗半的粟。”</p>

这是短期工,一次做半个月,工钱就是谷子,不是钱绢,一天一斗半,做半个月,有二石多粟。</p>

可以说这个工价,不算低了。</p>

刘绪告诉怀玉,定的这个工价,其实是灵州雇人代役上烽的价。灵州处于边地,有许多烽堡,朝廷都是征召当地百姓当番服役,轮到的一番就是十五天。</p>

因为守烽较为辛苦,所以一般条件好点的都不愿上番,于是出钱请人代役,价格就是一天一斗半的粟。</p>

虽说粮价有高有低,但一直都还是这个数。</p>

如果按灵州这边粮价,一斗粟现在大约值个五六十钱,那么一斗半大约能折八十文钱。</p>

当然这是粮价高的时候,在隋开皇年间,灵州一斗粟大约也就是二三十钱,则一天工钱相当于四十。</p>

不过赚的这粮,一般也都是当口粮,价格高低没啥太大影响,毕竟都吃了没变现。</p>

修城筑路,跟守烽其实也差不多,都是非常辛苦的活。</p>

要是做一般工,则可能只有这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钱粮。</p>

赚点口粮养家糊口而已。</p>

怀玉要修的蕃坊,是打算在白城市镇边,再修一个专给蕃人聚居的坊区,便于对蕃胡统一管理,来交易的蕃胡可以在此暂住,或是以后也在这里开店什么的,也可以居住蕃坊内。</p>

甚至诸如以后要召些蕃胡做城傍蕃兵,他们的家眷也可住在里面。</p>

分开管理,很有必要。</p>

武怀玉的野心不小,这白城边市的规划布局很远,边市在白池旁,旁边是盐池县城白城,北边不远是乌城和乌池。</p>

这盐州边市处于这两池两城中间,往南还是长城镇边堡。</p>

现在虽然边市只是简单的栅栏围着,一些草棚,但很快都会一点点升级的,木栅会升级成夯土城墙,草棚也会换成夯土墙的商铺,</p>

街道、市署、仓库这些都会有。</p>

甚至还会有作坊区,蕃坊区、工商住宅区,盐、马、奴隶、粮食、布匹等各种商品在此集散交易,到时这就是个金窝养金鸡,会有源源不断的金蛋。</p>

“使君,现在开始陆续有些原来的汉人百姓回来了,”刘绪告诉怀玉,这些人中,虽也不少是贫民,但也有些人原也是自耕农或地主的,他们如今跑回来,那已经被衙收收为官有的田土草场林地,还有宅地等,该怎么处理?</p>

毕竟好些都直接已经发卖或划做军屯官屯公廨田了。</p>

“这有什么可担忧的,我们欢迎他们回来,告诉他们,因为梁朔毫无人道的摧毁了他们的家园,所以现在他们回来后,我们会帮他们重建家园。</p>

把他们重新安置,重新授分他们田地,只要回来的,以前就算无地的汉民,我们也每丁授他田百亩,</p>

至于以前有地的,有多少地,我们再另地安置,重新补给他们田地。”</p>

“盐州如今不缺地,缺的是人,只要能回来,我们就给他们均田授地,记得告诉他们,欢迎多丁之家,能够应募盐州团结兵,只要能够选上,优先分给他们田地。”</p>

当选团结兵的家庭,可以按每丁百亩优先授足田地,而如果普通回归百姓,则每户先授满百亩,如果有两丁以上的家庭,则视情况考虑,比如两丁之家的先授四十亩永业,加一百亩口分,三丁的先授六十亩永业,加一百亩口分田·······土地充裕的情况下,再按每丁百亩补满。”</p>

“告诉他们,先来先授,授完为止。”</p>

盐州五万多顷地,之前卖了万顷,后来又卖了几千顷,又有军屯官屯公廨田等万顷,衙门现在手里的地其实还不少,就是优质的减少了许多。</p>

一丁百亩,万丁也不过一万顷,盐州这样的边地,想要短时间接收万户,也是非常不易的。</p>

“那些蕃胡,只要来投,只要他们肯登记编户,咱们也给他们授分草场林地,给他们划界放牧,</p>

还是那句话,谁先接受编户齐民,衙门就先给哪个部落授地划界。”</p>

刘绪对武怀玉的这番政策很佩服。</p>

现在还只是零星一些迁走的汉民蕃户回来,但这政策一出台,相信会引来更多人。</p>

特别是许多穷困边民,能有机会分田授地,哪能错过?</p>

在梁师都那里,他可不会在意他们过的好不好,只会想着怎么压榨他们,为他的皇帝梦付出。</p>

梁师都割据朔方这些年,可以说把朔方彻底搞的崩溃了,人口就那么多,却要维持好十万军队,动不动就打仗,哪来的钱粮支撑?</p>

连当兵的都饿肚子,军属都吃不饱的时候,普通的百姓,甚至那些佃户奴隶们还能吃饱?</p>

“估计很快会有许多流民从夏州涌来。”</p>

“那也不怕,我们现在手头有钱有粮,直接以工代赈,把他们拉去盐池产盐,或是田庄种地便是,既有饭吃还能赚笔工钱口粮,稳住这波,到时分田划地,租借给他们耕牛种子,他们就能够安定下来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