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第四十七章:定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定了(1 / 2)

 听到张洛答应下来。</p>

康教谕点头说道:</p>

“如今县学衰微。”</p>

“肯读书的人都没有几个。”</p>

“与其让那些人占了位置。”</p>

“不如多帮助些肯读书的平常人家。”</p>

“你到县学里来读书只管放宽心。”</p>

“五天的吃住都有县学负责。”</p>

“你只管放心读书即可。”</p>

张洛心里有些感动。</p>

康教谕不光是个正直的官员。</p>

更是是个接地气,懂得民间需求的好官。</p>

平常人家读书。</p>

比较怕光读书吃不饱饭。</p>

也怕县里开销太大。</p>

吃住都消费不起。</p>

康教谕考虑的周全。</p>

还给想读书的人准备了宿舍和伙食。</p>

说好了到县里读书的事情。</p>

张洛心里对下派御史的事放心不下。</p>

试探着向康教谕问道:</p>

“康教谕,此次朝廷下派御史清军的事。”</p>

“能否和学生详细说说?”</p>

康教谕看着张洛说道:</p>

“我忘了,你也是卫所出来的。”</p>

“担心这事也是正常。”</p>

“不过我也只是在京报上大致看了几眼。”</p>

“待我下回去县衙给你记下来。”</p>

“下次你来县学读书就能看了。”</p>

张洛没料到康教谕这么痛快。</p>

但他也担忧的说道:</p>

“京报里的东西抄送给我合适吗?”</p>

康教谕立马坐正身子说道:</p>

“太祖皇帝有言,官与百姓需知法而。”</p>

“朝廷的法令,百姓们需要了解。”</p>

“大明才能繁荣昌盛啊。”</p>

“朝廷的法令既然出了。”</p>

“就要人天下人都知道。”</p>

“现今这些欺上瞒下的官吏。”</p>

“要是在国朝之初早就被满门抄斩了。”</p>

说的好!</p>

康教谕说的越多。</p>

张洛就对他更加佩服。</p>

当然康教谕愿意抄送京报里的公文。</p>

张洛是非常感谢的。</p>

这事关系到镇海卫的存亡。</p>

张洛得详细了解才行。</p>

接着康教谕又考了会张洛的功课。</p>

发现张洛对于四书基本上都能记得。</p>

朱子的一些注释也能略知一二。</p>

康教谕对张洛更加欣赏了。</p>

觉着张洛实在是个有天赋的人。</p>

看着张洛身穿一身白衣布衫。</p>

康教谕沉气说道:</p>

“我家虽在大明旧都。”</p>

“但也是寒门出生。”</p>

“平苦人家读书是何等的困难。”</p>

“县里的学官都忙于自身官事。”</p>

“对于县学更是少加管理。”</p>

“以此让县学落魄了。”</p>

“也怪不得大多人都愿意去泉州学堂。”</p>

“本官做为一县教谕。”</p>

“誓要复兴县学。”</p>

“你这些日子静下心来好好读书。”</p>

“明年考过县试,要是能把书读好。”</p>

“二,三年里说不准就能过了童试。”</p>

这不是康教谕看不上张洛。</p>

以张洛目前的读书进度。</p>

将全部朱子注释读通。</p>

起码需要一年多的时间。</p>

还有再读一本五经。</p>

这些加起来,三年都算快的了。</p>

像吴秀才那般苦读熬成半白才是常态。</p>

康教谕接着从边上拿来一本笔记。</p>

交到张洛手里说道:</p>

“这是我这些年读书作的一些四书注记。”</p>

“你带回去好生解读。”</p>

“等到下回来县学上课。”</p>

“我会再考考你。”</p>

张洛赶忙战起身子。</p>

这算的上老师对亲传弟子的待遇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