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昭帝本纪> 第四十一章 代价(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代价(三)(1 / 2)

 百济使臣看着元琦的脸色,又加了一记筹码:“殿下知道,百济离大田,不过五六百里海路,快船朝发夕至,真正的进可攻退可守。而殿下,也会在鞭长莫及的时候,需要一点助力吧。”</p>

元琦不由凝眉。</p>

百济使臣的意思,是要在大周的夺嫡之争中站队了。可现在明面上,还是元瑾更有优势。</p>

“这是百济王的意思,还是使臣自己的意思?”</p>

百济使臣微笑:“小臣出身寒门,因着擅于见微知著,得到我王赏识,提拔入内廷。”</p>

这就是说,百济使臣自己身后便是百济王,没有其她世家的背景。那这站队,就是百济王的意思了。</p>

元琦还是不敢相信。</p>

“高丽先王在皇帝陛下登基之初占得先机,百济想要复刻高丽的崛起之路,必须更加大胆。相比于锦上添花,我王更喜欢雪中送炭。有价值的、不可替代的人,才能走的更远,殿下说对吗?何况,小臣两次出使大周,也看出些端倪来。殿下身后站着太女,而太女,又能影响到皇帝陛下的决定。”</p>

元琦这才相信,百济使臣所说的“擅于见微知著”而被提拔一事了。</p>

从扶桑的白银成色推断出大银矿,从太女和皇帝之间微妙的关系看出皇帝对太女不一样的保护,的确是个能人,同样也值得戒备。</p>

“宫中没有适龄的皇子,本王会向母皇进言,挑选身份高一些的郡主县主。”</p>

“如此,小臣先谢过殿下了。”</p>

高丽使臣是最后到达京城的,领队的是杨书忱。杨书忱领了高丽的官职,算作是使团的一员。元清不耐烦这样的场合,先一步进宫给景成帝和棠皇贵君请安去了。</p>

杨书忱拿出了高丽王太后写给景成帝的国书,高丽王驾崩,王太后欲立三女为新王,请求景成帝的册封。</p>

元琦看着国书,沉吟道:“我记得,母皇是希望荣安舅舅自立的。现在高丽的局势,荣安舅舅没有什么阻碍,现在为何提出要立新王?这个三表妹品性心思如何,大嫂可有了解?”</p>

杨书忱解释道:“高丽虽然是大周的藩属,但荣安舅舅以男子之身临朝,还是会引来非议,尤其是他和亲公主的身份,若是引起高丽民意反对,岂不是得不偿失?这位三表妹和我没什么太多的往来,倒是和裕丰走得近。我来之前和裕丰打听过,三表妹喜爱中原文化,对政事没什么天分,也没什么心思,倒也是个可以扶植的人。”</p>

元琦也是担心荣安公主立了新王,把控不了朝政,让景成帝在高丽的布局付诸东流。</p>

“二弟妹看人的眼光我是信的,既如此,我写折子上报母皇。”</p>

三国使臣齐聚京城,景成帝也收到了元琦的奏折。</p>

“扶桑的几个岛,你怎么看?”</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