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红楼:苟在庵堂修长生> 第46章 解元?分明是落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解元?分明是落卷(1 / 2)

 时间倒流一会儿。</p>

贡院的主考房内,坐着几位身穿官服,头戴乌纱帽的考官,其中一位,当堂正坐,一脸严肃,大约四十岁的模样,正是主考杨昌林,礼部尚书。</p>

虽然只是乡试,毕竟是天子脚下,非同小可,加上景泰求贤若渴,亟需一批新鲜血液,朝廷极为重视。</p>

杨昌林正在最终审核层层选拔的四书五经考卷,手中的答卷已反复看了多次。</p>

“从未见过四书五经一字不错的答卷,经义注解更是旁征博引,触类旁通,这便是融会贯通的境界吧?!</p>

前面六人居然全部都是圈,而且能让守中与东阳同时划圈,实在难得。”</p>

“这是唯一的七个圈?到底是谁的考卷?若策论也如此,定为此次都中乡试的头名解元。”</p>

考生试卷的优劣,标示符号依次为“圈”、“尖”、“点”、“直”、“叉”五等,圈为最高,而且要经过七位大学士交叉复审,但凡有一个圈,都会引起其他考官的注意。</p>

杨昌林喃喃自语,提笔画了个圈,署下自己的大名,随后问道:“策论有没有已批阅的?”</p>

抬眼看向两位副主考正在窃窃私语。</p>

“嗯?这篇大谈仁义礼法,看似刚正,挥斥方遒,但刚毅木衲近仁,在嘴里说大道理的,都是伪君子之流。”</p>

李守中摇摇头,信手划了个“点”。</p>

程东阳怒目道:“我画‘圈’是有些勉强,你不画‘尖’倒也罢了,怎么给了个‘点’?”</p>

李守中冷声道:“这种人一旦入仕,便如你这般清风明月,沽名钓誉。”</p>

程东阳气郁道:“好好好,这份卷子你先评,然后我再评!”</p>

却见李守中盯着答卷,眼中陡然精光爆射,几个呼吸后便双手微颤。</p>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这破题,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让人直抒胸臆,荡气回肠啊!”</p>

程东阳递过脑袋看去,也是赫然一震。</p>

“即知即行,知行合一。为善去恶,即是格物致知,即是致良知,故致良知则意自诚,心自正,身自修,家自齐,国自治,天下自平也……</p>

然此良知实为一切众生同具之佛性,……然人道之可贵者,即在于此矣。”</p>

随后程东阳蹙眉,“此卷的字迹怎的如此熟悉?和四书五经那份全甲卷出自一人?”</p>

“嗯,应该是一人,此次解元非他莫属!”</p>

李守中绷着脸微微点头,眼眸深处的笑意一闪而过,他可是认得贾芹的字迹。</p>

有一定辨识度,看上去赏心悦目。</p>

贾芹前世便出生于中医世家,国学都是基本功,包含毛笔字。</p>

虽为蝇头小楷却略带行书,字迹给人的感觉很内敛又不失锋芒,可谓是刚柔并济,充满活力。</p>

李守中读完考卷,还特意净净手,然后才庄重画下一个浑圆的圈。</p>

然后,静静地盯着程东阳。</p>

“此卷,在你眼中是甲等,在我眼中也就是……”程东阳嘴角浮现戏虐的笑意,抬笔便做出画“点”的姿势。</p>

“匹夫,尔敢?”李守中怒道。</p>

却见程东阳顺手画了个圈,李守中瞬时满脸堆笑:“东阳兄还是有几分才学的。”</p>

说罢吹吹未干的墨迹,专门将此卷逞给伸着脖子好奇了许久的主考杨昌林。</p>

杨昌林拿着卷子仅看了破题,双眼便是一亮,如饿极之人先是狼吞虎咽,快速浏览一遍。</p>

随后正了正身子,慢嚼细品,又细细的看了一遍,频频颔首,如饮甘露。</p>

“立意高远宏大,逻辑相当完整,且言之凿凿。</p>

短短的一片策论,居然蕴涵了悟得良知、存养良知、应用良知以及完成良知四个阶段。</p>

看其字迹便知其性,内敛又不失锋芒,有大才之相。”</p>

说罢,郑重地画了个圈,李守中暗自长舒一口气。</p>

“此卷和四书五经考卷字迹看似同一人,如果是一人,定然是解元,我们且看看是谁?”程东阳道。</p>

尽管试卷并未阅完,却也能下如此结论。</p>

因为,都是满分。</p>

哪怕再有全部满分,无非是并列解元。</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