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晋枭> 第六十七章 夸夸其谈的好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 夸夸其谈的好处(2 / 2)

“徙胡是否可行,先要看胡人为何能入塞,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胡人为何能入塞?”刘越伸出两个指头晃了晃,自问自答地说道:“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胡人入塞,能提供充足的赋税和兵源。汉末以来,天下战乱不断,北方诸郡十室九空,为增加人口、恢复生产,匈奴部众开始被允许迁入延边八郡;

曹魏时,三国鼎足而立,曹操以北方之众攻伐天下,对利用胡人充实兵源需求尤为迫切,胡人南迁之势有增无减;本朝承丧乱之后,又兼平吴,招降胡人充边郡,理由也无非就是如此。

其二,帝王受命于天,需要有悦远怀来的胸襟和威德,以此彰显天子的教化和王道。所谓九服之外,绝域之氓,旷世所希至者,咸浮海来享,鼓舞王德。浮海来享,鼓舞王德八个字就是明证。”

“由此可见,接纳胡人既可填空虚、充匮乏,又能怀蛮夷、彰圣道,试问哪朝天子会舍弃这么一个名利双收的好策略?”刘越微微一笑道:“至于徙胡,把胡人迁徙到塞外难道就万事大吉了吗?要知道,大汉纵有武帝之强,长城上的烽烟也是经世未熄,匈奴虽远遁漠北,但汉家残破之地又何止限于边郡?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因此昭、宣以后不再一味攻伐,转而采取纳胡入塞,以夷制夷的方略。百姓由此得以休息,边境也因此稍稍安宁。”

“所以说,纳胡人入塞使与汉民杂处之,齐蛮夷为编户,取赋税与军卒,这是自汉以来较阻敌于国门之外更优胜的御胡之道。徙胡出塞乃反其道而行之,实非良策。”刘越看了眼郭钦,继续说道:

“至于时下的胡患危局,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胡汉杂处,而是在于对内迁的胡人统御未得其法。班彪就曾说过,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夫蛮夷寇乱,皆为此也。到了魏晋之时,对胡人的侵辱和盘剥更甚于两汉,因此群丑动荡不安,人人乘虚而动。”

听了刘越的这番话后,老郎中令郭钦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自从他提出徙胡之后,十七年来他始终在匈奴内迁的中心地带西河观察着胡人的动态,多年的见闻告诉他,胡人之所以动荡不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晋朝的官吏百姓对他们无休无止的轻慢和欺辱。这也使得他开始重新审视起自己十几年前提出的御胡之法来。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刘越不过才到西河五年,竟能将胡汉之间的这种矛盾一语说穿,他所讲述的理由和引用的论据比自己这个反思了十几年的食官俸的还要透彻!

此子不俗!郭钦在心中感概了一句。如果说刘越之前的话多少有刻意为之的成分在里面的话,他后面的这番说辞毫无疑问地彰显了他的格局和视野。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从郭钦的脑海中勃然生发了出来。

“这些不过是老生常谈而已,并无什么特别之处,这些毫无新意的讨论就到此为止吧。”郭钦故作深沉地说道:“后天就是孟门蛟龙壁开壁的日子,孟门道院的周天师请来了尹轨尹仙人届时将在道院的源神殿讲经说法,西河四县有意于清谈的士人们都将应邀前往。老夫这里还有一张拜帖,你若是想去,可以找老夫讨要。”

“孟门道院?尹仙人?”刘越没料到郭钦话锋转得这么快,一愣之下愕然问道:“难道坊间传言孟门道院有神仙一事竟是真的?”

“神仙之说自然是愚夫愚妇们街谈巷议的无知议论。尹轨号称仙人,乃是因为他学问高深,医术精湛,与那些乱七八糟的符醮之法全无关系。”郭钦不以为然地说道:“老夫想说的是,尹仙人乃当世第一的高人,他对人的一句评语其影响力不亚于天子的金口玉言。”

刘越听了这话,起身整了整袍袖,对着郭钦一躬到地,激动地说道:“小子刘越,拜谢郎中令如海深恩!”

“起来吧,起来吧。你也不要忙着谢我,”郭钦点头笑道:“尹仙人从来惜言如金,想得他一句考语恐怕比登天还难。不知你这个号称被仙人搭救过的人,是否有再得神仙眷顾的气运。”<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