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极品小郡王> 第七百零五章 大雨将至 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零五章 大雨将至 上(2 / 2)

顾唯潘尴尬一笑道:“话也不能这么说,终究是一朝之臣,忠君之事多少还是有的,不过这些人怕也不能当的什么大用。陛下早晨召见老夫,似乎精神并非太好,可是……你与陛下有所争执?”

韩健心说无怨不成夫妻,他跟杨瑞之间,因为朝廷跟东王府权力上的争执,近乎就没一天是真正消停过。只是以前他们只是闭上门吵,现在他们的关系公开,稍微有点不对头的地方,外面就会有风言风语。现在以顾唯潘这样的老成持重,也会当面来问他,也足见这件事有多大的影响力。

“陛下主张将西征的兵马调回,被我给否了。”韩健道。

“这……”

顾唯潘本想说什么,但想到这些事不是他一介文臣该干涉,也就没再说下去。

“你可有调集北方兵马南下?”顾唯潘问道。

韩健点头道:“洛阳告急,这些事都是有所准备的,顾太傅放心便好。有时间请你到府上,今日还有些公事要处置。便不能多陪。”

顾唯潘这才点头告辞,顺带也说了如何把杨瑞派来的那些军中之人送来和安置。韩健亲自送顾唯潘出门。

等回来,一些谋臣已经在厅堂里等着,看得出他们脸上都还是有所介怀。

朝廷这么明摆着干涉东王府的军政之事,也就说明杨瑞有重新拿回军权的意思,而他们都是为东王府臣。现在跟朝廷属于是“势不两立”,这样的心态之下,韩健也很难去给杨瑞说什么好话,说了下面的人也只会觉得他是想安定人心。要韩健真的想一心一意效忠朝廷,军权早就归还给杨瑞,何须等到今天?

……

……

不过两日,豫州的兵马已经杀了距离洛阳不到六十里外驻扎。

从前线调查来的情报,此次兵马是由镇南侯黄仕琅亲自领兵,兵马数量有三万多人马。以步兵为主,而且军中缺少攻城辎重。

在驻扎之后,一天之内豫州军营内也没有任何异动,韩健早前拍去质问黄仕琅的使节,也都被扣下。至于杨洛川的下落,也是不得而知,但韩健分析,杨洛川出了洛阳很可能便在豫州军营中。若是黄仕琅真的打下洛阳。他也好第一时间跳出来主持大局,甚至是登基为帝。

洛阳城中防备虽然空虚。但在城门禁闭之后大致还没什么问题,韩健也为了防备有人开城献降,特地建立了几道审查和监察体系,若是在战时开城门,必须要有他亲自到场才可,就算是军令也不得开城门。

虽然这样加大了监察。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这也令洛阳陷入孤城之中,就连城外的情报也很难传递到城中来,通过一些秘密渠道早晚还是会被豫州方面所察觉,几天下来城中就会彻底断绝与外界的联系。

可韩健对大西柳的交待又更多了几重,大西柳还是有不少渠道可以出城。城中水渠四通八达,从水路出城北上还算方便。而且豫州军营暂且只是驻扎在洛阳城南,尚且没有围困洛阳的准备。本来三万多兵马就很少,想全面困城还有不足,一旦分兵困城,还可能为城中兵马所偷袭,黄仕琅是善于用兵之人,自然明白这些道理。

韩健也分析了一下黄仕琅若是想取洛阳几种进兵的可能性,但在缺少攻城辎重的情况下,他也实在寻不出有什么办法,似乎也只能从洛阳守军中找突破口,来个里应外合。

从豫州兵马杀到洛阳城之后,城中开始戒严,每日只有黄昏半个时辰,在城中特定的一些地点开市,同时也会派官差和巡城兵马驻守严防有人混在其中。而紧靠洛阳城居住的城民,要么在城中有关系的已经搬到城内,要么是已经北迁,大战来临没人愿意当炮灰冤死鬼,一旦有战事发生首先将殃及池鱼,就连靠近城墙居住的百姓人家,也都纷纷内迁,甚至有的还从外城搬到内城。

两年前洛阳乱军攻破洛阳南城,在南城内肆意抢夺掠杀的事还令人记忆犹新,天子脚下的居民,对于政治和战争更有觉悟性,知道什么是对他们最有利的。

与此同时,从洛阳派出往关中而去的一路兵马却并没有回撤的意思。而且从各方所得到的情况看,北方北川城中的林詹所部,还有远在渤海的苏廷夏所部,也没有大面积回撤,只是一些散兵游勇在活动。

从豫州兵马到洛阳城下开始,各方的情报系统都在紧锣密鼓地布置着,跟韩健一样,很多人都在猜镇南侯黄仕琅的目的。

杨洛川逃出洛阳的事,只是在城内有小范围的消息,外界尚且不知。西王府、鲜卑人以及南齐人是否调查得知,韩健也没得到确切的消息,他现在只是作出一副坚守洛阳的姿态,一边又按兵不动,一边又不调兵回援,这就会让那些对洛阳别有用心之人以为,这次豫州兵马到洛阳城下,不过是与他演的一出戏,名义上是豫州兵马有取洛阳之意,但实际上这是一路调集来守洛阳的“奇兵”。

西进的兵马,在二月中旬打了几场不大的战事,近乎都是兵不血刃,拿下了几座原本就属于朝廷的州县。西王府方面没有派出主力兵马前来防备,整个关中以西的地区,也处于不设防的状态下,零星的抵抗也主要来自于那些朝秦暮楚原本是朝廷委派之臣后来投降了西王府的地方将官,怕被朝廷报复,所以才加以抵抗。虽然这路兵马好像显得不堪一击,但那是相对于久经战阵的兵马来说,杨曦再无能,领兵的还有韩昭氏和韩崔氏这样有带兵经验有威望的两位东王府的郡王妃。兵马一路西进,韩健算算日子,照这么下去,三月初,兵马便可以抵达关中几座关口之下。

韩健不急,朝廷那边也不急。从杨瑞称病不出,还说不愿再见到韩健开始,韩健也不再例行进宫去给杨瑞汇报战事,杨瑞也在安心养胎之中。朝廷大臣一来见不到杨瑞,二来与东王府这面又无法沟通,有什么事也只能通过顾唯潘一人前后通传。而顾唯潘又是中庸派的代表,他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朝廷中人发现对于洛阳形势无丝毫助益,干脆都选择了沉默不发声。有的还干脆称病或者是请辞,这样就算洛阳主家有变,也不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就好像当初韩健攻下洛阳而没有进行大清洗一样,洛阳这些官位显赫之人自然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就算杨洛川当了皇帝,在初时还是要倚重于他们来安定朝政,只要别是太出头的,都不该有太大问题。

而东王府这面则有些人觉得自危,毕竟南王府与东王府之间素来有些仇怨,而且杨洛川被困在洛阳之时受到的待遇又很差,难保杨洛川不会为了彻底拿下整个北方而对江都体系的人大开杀戒。

二月十九,洛阳周边在平定了几天之后,终于有个大消息传到了洛阳。

一石激起千层浪。

苏廷夏带着十二万出征渤海的兵马,撤回到关南。(未完待续。。)<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