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明代仕女育成记> 第二卷 试梅妆 第五回 伤别离(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 试梅妆 第五回 伤别离(1)(2 / 2)

洪氏将这情况回去后告诉了丈夫,朱佑樬听了,手按着额头久久不语。洪氏见丈夫如此苦恼,自己何尝不明白这其中的痛苦。她想起这阵子的事情,又想起婆婆那神态,幽幽地说道:

“母亲如今病得这般,咱们已是不孝。倒不如……倒不如咱们同去母亲跟前侍候,只怕母亲见着你了,这病,自然也……”

虽然担心丈夫有可能涉险,可是洪氏如今想来想去,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提出这样的建议。朱佑樬不住地摇头,虽然是紧闭双眼,可是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他那心力交瘁的模样。

“夫人你有所不知,母亲会病,也是因我的缘故。她心里恼你、恼咱们儿子,也不过是冲着我这不孝子而来的。若我去了,被她见着,只怕母亲倒会更加恼恨起来。那时母亲病再重,岂不又是咱们的不是么?还是罢了……且再过些时日、且再过些日子,我如今亲往锦华堂去,母亲也不会恕我的……”

夫妻二人,相对无言,只余叹息。他们的人生还很漫长,可是却不得不因为那灰暗的过去、而一再停留下自己前进的脚步。那种被困于荆棘丛中却又无法脱身的感觉,让朱佑樬与洪楚月觉得心中难以言喻地沉重。可是,又能对谁说去呢?

面对着这种困局,璇真姐妹们也觉得十分忧虑。因为知道二嫂常常得到锦华堂照顾婆婆,所以平日里她们三个女孩也常到延寿堂去、替二哥二嫂照看平哥儿。对此,朱佑樬夫妇自然是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有时,心中疲惫不已的洪氏,也会向小姑子们说起自己束手无策的困境,又说起不知该如何让婆婆的病早日好起来。有一回,当听到二嫂这么说之后,璇真想了想,提议道:

“不如嫂子且带上平哥儿去探视,看看三夫人会如何。还记得曾在古书上看过,其时赵国兵败、齐国必要赵太后之幼子长安君以为人质,方肯出兵相助。左师触龙前来谒劝,赵太后自然不肯,问‘丈夫爱怜其少子乎?’触龙便说‘甚于****’,这才说动了赵太后。想来人有了年纪,无论是男是女,自然都疼爱幼子幼孙的。”

“这话有理!”孟媛听了,也这样劝着二嫂洪氏。“没准儿那边见了平哥儿,心里舒坦了,这病自然好了也未可知。”

听到小姑子们这样说着,洪氏也觉得可以一试。于是在第二天,她便带上儿子——临行前又细心吩咐了儿子几句,无非是要他别淘气一类的——然后便来到锦华堂这儿。看到洪楚月将平哥儿也带来了,锦华堂上房中的宫人们连忙领对方入内。三夫人对于外界的动静没有一点要理睬的打算,只是坐在床榻上,双眼低垂,犹如老僧入定。

“夫人您且细瞧瞧、好生瞧瞧,可是谁来了哩?”

“好一个哥儿,长得越发好了!”

“瞧这小宝贝儿,可像谁哩?嗯?像谁哩?”

明白到洪氏的用意,一旁的几个宫人们也在帮忙搭腔,好让她们的主子可以注意到平哥儿的到来,说不定会有反应。这时,三夫人突然抬起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口中喃喃自语:

“宝贝儿?我那宝贝儿?他在哪?在哪?!”

一看到这一幕,洪氏等人都不禁喜形于色,看来这一招果然有效,三夫人有反应了。众人便连忙引她往洪氏和平哥儿那儿看去,一边像哄小孩儿似地哄着她,好让三夫人能主动抱抱平哥儿。

何琼芝那游离的眼神,落到了洪氏和平哥儿那边。很快的,她眼中的那仅剩的一点光芒消失了,再度恢复成以往的模样。这个女人合上嘴巴,转过身去,她那呆坐在床榻上的背影,活像一个已经早早进入垂暮之年的老****,失去了所有的活力与动力。不管别人再怎么说、再怎么哄,她都不再有反应了。

“母亲……”

洪氏无可奈何,看着婆婆,她心中明白对方是不会再理会她们母子的了。刚才那一点反应,或许就是婆婆曾经身为人母的最后一点本能举动而已。无奈之下,洪氏只好让奶娘和宫人送儿子先回房,而自己则继续留下来照顾婆婆。

天下的事情,很少有瞒得过人去的。这件事,很快也被璇真她们知道了。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过那一幕,不过璇真可以想像到三夫人的那份执着、二嫂的为难。为什么那样一个看起来如此慈爱的母亲,也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她心中的那些长久以来累积下来的困惑,并没有减少,相反,在与莫冰再次在广颐楼上见面的时候,璇真选择了将它们都倾诉了出来。并不是说与姐妹们无法互相理解,而是她此时更愿意与莫冰说出这些。毕竟,同为现代人,他们对于这个明代的世界,依然有很多的无力之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