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明代仕女育成记> 第二卷 试梅妆 第七回 似罪非罪之间(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 试梅妆 第七回 似罪非罪之间(1)(1 / 2)

 第七回 似罪非罪之间(1)

说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举手向德王作辞。德王从对方的话中清醒过来,连忙说道:

“两位既已到此,不妨就于王府中歇下。虽此处不如京中物华景美,也略有些看得过之处,还望二位休要推辞才好。”

“王爷如此厚爱,真令我等受之有愧啊!只是——如今我等公务在身,若然留宿于王府之中,只恐多有不便。如今之计,我们自去衙门驿所处暂且住下,也好按圣意巡查济南民风。他日再来拜见王爷,王爷请留步,休要送了。”

段继安与常海一边告辞,一边步出大殿。德王送他们出来时,看见殿下那六个锦衣卫军卒仍然手执藤棍笔直地站在那儿,身上已经披了薄薄的一层雪花。也就是说,他们在里头谈了多久,那六人便在外头一动不动站了多久。锦衣卫纪律之严明,不禁令德王心中暗暗称奇。

“王爷请回,请回!”

段继安一行人,上马而去。一直送他们出来的德王,在回大殿的路上不住叹气。锦衣卫的钦差现在已经来算帐了。但是从他们的言行中,皇帝到底对此事有何处置还很难说。要是弄不好,只怕会招来比鲁王府更严重的罪名……更让人感到害怕的是,他们对于这里所发生的事情,都了解于胸,要是真个用它们来入罪,德王府与自己怕也难逃干系……

面对着身旁与身后亦步亦趋的官吏与太监们,德王似无所觉。他抬头望向那片阴沉沉的天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纸包不住火,很快钦差到来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德王府。霎时间,人心惶惶、个个不安。由于在消息流传开来之际,肯定有些人或是添油加醋或是将其改头换脸,因此在消息私下里传开后,有些人听到的事情已经几乎完全变味儿了:什么钦差已带兵马前来、为的就是要查抄王府;又比如什么鲁王目前已经被押往安徽、准备要在凤阳在高墙之内悲惨地渡过下半辈子,现在可能又要轮到咱家王爷了;甚至还有什么皇帝勃然大怒,要将整个德王府的人都押解进京,准备亲自当面审问拷打。种种传言中,绝大部分如果被当事人听了进去,恐怕都不知是生气好还是苦笑好;只是在其中,自然也有一些事情包含着真相。其实单从京城的钦差来到德王府、与德王面谈,这就能看出皇帝对于这次山东境内的两位重量级藩王有可能犯下禁忌十分重视,所以才会特遣者前来。可能也正因为感觉到皇帝与朝廷这一回是来真的,所以那些从下人们嘴里说出来的传闻,才会每每多加上一分敬畏不安的味道。

如果说下人们悄悄谈论这些是担心自己的前途,那么这个家里的主子们谈起这些,除了也有自身着想外。当然首先还得最该为这个家着想。钦差来过王府后的当天夜里,德王****无眠,在书斋中与心腹官吏等人苦思对策,希望能有效地降低皇帝对这家的不信任和怀疑,从而使王府脱离这次灾祸。

随后,在与自己妻子的面谈中,德王将当天自己与钦差间的交谈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对方。当德王妃知道对方已经掌握了自己家中这么多事情后,也是脸上变色。她虽然不像丈夫那样对于锦衣卫有较深的了解,可是也知道对方所说的不少往事,都是发生在王府内庭或深闺之中,别说是济南城中之人、哪怕是同一王府中的一部分人,也未必了解得这么清楚。为什么对方能对这里的事情了如指掌呢?当于氏这样问出自己的问题后,坐在她对面的王爷沉默了许久,然后才低声向妻子说了句:

“怕只怕,家中……”

他这话说得极短,但是于氏已经明白了丈夫的意思。不错,这跟自己所想的一样,可能是家中有人泄漏了这些事情。不过,连王爷命人用多少银钱赎买字画的事情也能清楚,这就不是一般的下人所能打探得了。哪怕是府中书吏,能得王爷信任而知道此事的都尚且很少。别的下人又怎么会能打听到这些……于氏忧心忡忡地看着对方的神色,迟疑地说:

“莫不是,府中有些官吏是朝廷那边的……”

她的意思就是指朝廷在安排王府人事时故意将眼线也安排了进来,因为藩王府中的绝大部分事情虽然都由藩王自己拿定主意,但是有些高级官吏,也还是要让皇帝或朝廷指定,所以于氏才会作出这样的猜想。德王眉头深锁,说道:

“这事还不好说。只是,夫人,近日多事,内庭之中你可更要严加约束管辖才是,万万不可在此时有何不当之事。”

“王爷吩咐,妾身都记住了。”

王妃又是难过又是心疼地看着丈夫,这次的事件,不仅使得王府上下颇受动摇,同时也使得德王心力交瘁。要是真的因此事而致使皇帝执意要查办,那他们一家会如何就真的很难说了。论起来,德王府有不是之处,但认真算起来也不过是从罪;但若说是完全清白,倒也不能这么说。就是这种半明半暗的处境,更让人感觉无可奈何。而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要不要被治罪,就只能看皇帝本人的意思了。可是,对于那个至尊的心意,现在人在山东济南德王府中德王夫妻,当然无从得知。

“他们还提起那毛家兄弟的案子,还对我说来着,说赵家那些事情,已在上呈皇上的奏本中被人提及。也就是说。皇上也已知道此事,照我来看,皇上还颇为在意此事,因而才特地命他们前来时,也要将此事问个明白。唉,我向来想着姻亲虽有来往,到底是外家,与咱们家不相干,虽他们家名声不大好,我到底非他家之人,约束也约束过、提醒也提醒过,他们不听我也不想管。不料如今,却反被他们所害了!”

“若是这般,近日咱们就说府中事忙,不让外头人上门来好了。这些日子,我也会多查多问,务要找出到底是何人在背后走漏这些消息来。”

听见妻子的话,德王朱见潾微带讽刺地苦笑了一下。“休说是现在,外头那些见风使舵的人,见我们这儿似有灾祸,只怕是请也请不过来,何必担心他们再上门!只是这查探之事,还是暂且缓行罢。夫人为我与家中着想之意。我皆尽知。可如今这时势,要是家中再有举动,只怕倒惹人误解。钦差现如今仍在城中驿所,兴许也是监察我府之意。因此夫人你先管好家中便成,待此次风波过去了,我们再另作打算。”

王妃想想,也只好如此了。虽然知道自己的家里可能并不安全,但是现在再兴波澜,对于王府并非什么好事。所以她便收起自己满腹心事,反而极力安慰丈夫。夫妻俩现在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够平安无事地渡过这段日子,直到阴霾完全散去。

身为德王府的家主。都尚且如此,他的家人们更是坐立难安。钦差来到的那天,璇真她们正在延寿堂那儿与二嫂一起做针指。听到宫人的回报,众人都愣了。洪氏身为嫂子,哪怕心中再不安,也要安慰小姑子们,劝解她们不要将这些事情往心里头去,只说父母自有对策等等。虽然是这么说,不过璇真她们的心里,当然不可能平静下来。

相比起以前面对那些不知是真是假的传言,她们还能够一笑置之。但这一回,连皇帝都派人来了,光是这点就足以让人如坠入深渊了。璇真因为不知道当天钦差与父亲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对话,只是偶尔看见父亲那疲惫的身影,心里都很不好受。

“看来,他们来找咱家的麻烦,多半是有备而来的。像鲁王府,本来只是说有那么一两个似是而非、难以界定的罪名,可是越到后来却越来越多的往事被人挖出来,一一成为他们的罪名。照这么说,他们可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对付我们家。唉,其实真要找的话,天下哪里会有一家没有不愿回忆的过去呢?更何况我们家这么大,里头有些人也是龙蛇混杂……到底该怎么办呢?”

璇真的心烦,她房中的下人们都瞧出来了。只是这样敏感又还没下定论的事,她们也不好直说出来安慰小主子的,所以也只好不住地用别的事情来开解或逗璇真开心,希望她不要再这样困扰或难受。

大概也是担心女儿会不安,所以王妃在忙碌于处理内庭事务的时候,也专门将女儿的奶娘佩玉叫了来——其实现在更多的宫女都管她叫“徐妈妈”,因为她渐渐也有年纪了——叮嘱说:要是璇真觉得呆在房里闷,就带她到姐妹或是延寿堂那儿走走,免得让她闷坏了。佩玉当然领命,于是便不时劝璇真到孟媛或季媛那儿走走,与姐妹们见见面,总好过自己一个人这样呆着。

正月下旬的一天,大概就在钦差来过德王府两天后。璇真无事,想去看看季媛。当她带着随侍的宫女来到玉瑶堂附近时,见园中树木都已经被白雪所覆盖,心里想到自己家的情形,不禁在心中自言自语:

“不知道我们家还能不能像往年那样,平平安安地迎接春天……不,我说什么呢,肯定没事的,对……”

这时,甬道旁传出一些声音,仿佛还有哭声。璇真正疑惑时,身边的月喜已经指给她看,原来那儿有两个宫女在树丛中,好像在找什么东西的样子。两人发觉了璇真在路中,便连忙过来行礼。璇真一看,原来是季媛那儿的宫女,一个便是她认识的醉霞,另一个脸生些,仿佛记得叫小霰。醉霞向璇真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