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明代仕女育成记> 第二卷 试梅妆 第四回 不同的版本(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 试梅妆 第四回 不同的版本(2)(2 / 2)

大概最重要的是,自己可以跟他无话不谈吧。似乎只有在莫冰面前,自己才能放下所有的包袱压力,还原成为真正的那个自己。虽然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不过从以前那沉默寡言、毕恭毕敬时的模样、再到现在在自己面前整天说话带刺(其实绝大多数时候他都不是针对眼前人的),或许莫冰也跟自己一样有同感?

算了,想这些干吗?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家里平安无事才好……想到那不可知的未来,璇真叹了口气。看来这个新年,可不怎么好过啊。

腊月已经快要结束,接下来的新春佳节,是无论官家还是平民百姓都要隆重庆祝的头等节日。只是这一回的春节对于德王府来说,显然与往年都有所不同。

经历过了扫除、布置,将各处房舍里里外外装点一新,此时的德王府看上去又似乎跟往年相差无几。可是如果有人身处其中,看看那些偶尔从主子或下人们眼中一闪而过的忧虑与愁闷之色不时出现,就可以感觉得到,德王府中自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在上空。只是,哪怕是明白到这一点,但府中人谁也不敢轻易说穿这一点。

虽然府里气氛紧张不安,可是在过年期间,该做的事情、该行的礼数,却仍然一件也不能少。德王府像往年那样。提前半个月向皇帝上表祝贺新春,并且命人押送打点好的贡品运上京去。由于贡品多、押送的人也不少,所以在路上走走停停,也大概需要这么些时间。因此当礼物送到皇帝面前时,那份贺表也会一同送呈给皇帝过目。只不过,这一回德王府所写的贺表,不是像以前那样由长史代笔,而是由德王亲自写下的。以前德王府的奏章之类的文书,也向来是由长史代笔的,其它各处藩王府也是这么做的。但这一次德王由自己来亲写贺表,显然是为了向那个远在京城里的至尊表达自己以及自己这一家的诚心诚意。对于王爷的这一举动。他的心腹官吏自然都连连称赞不已,只是也不能直说出主人的用意,而只好改夸他们主子的那字和文章越发写得炉火纯青了。

除此之外,作为藩王,德王府中除了女眷们给娘家送些应节之礼外,也自然不可能堂而皇之地送别处礼物。不过,要送礼给德王的人家却着实不少。基本上济南凡有些等级的官员或哪怕是曾经的官宦人家,都要向德王府送礼,这就是所谓的贽敬。虽说济南本地的官员也从邸报或其它渠道中打听到最近德王府处境微妙,不过贽敬用是惯例,再加上现在德王府到底无事,因此各个官员也不敢怠慢,将过节礼物一一打点妥当后再亲自送到王府而来。

面对着这些来祝贺送礼的官员,德王朱见潾都客气地招待了对方。看到德王心平气和的样子,有的官员也不禁在心中暗暗猜测道:看来德王府应该不会有事的,因为它的主子现在还能这么平静,可能是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说这回德王府不会受到牵连。其实他们哪里知道,他们眼前这位王爷心中,充斥着烦恼和担忧。只是在客人面前,他绝对不能透露出一丝异样。

到了祭祖那天,德王府一家都按照着各自的等级次序与辈分,跟随着德王来到家庙处行礼祭拜。听着一旁的长史恭恭敬敬地念着那又长又华丽的祭文,低头跪拜在地的璇真只觉得一个头变成两个大。她向来对这些虚礼俗套不大感兴趣,再加上最近心里有事,所以不禁越听越觉得厌烦。想起刚才看见家人们诚心祷告的样子,璇真也明白他们是在真心地祈祷、祈祷祖先以及天地神明可以好好地保佑一家,免除灾祸。说实话,自己也多么希望如果这些祷告真能实现就好了,但是谁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事呢?

“未来,头一回让人感觉到是一个这么让人不安的字眼……就像我刚刚回到明代这里的时候,也对以后的事情觉得祸福未知。不过这一次的事情,跟那时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啊……”

看着自己的父母家人,璇真心中从来没有过那么强烈的愿望:如果能够牺牲自己保护这个家,她都愿意。只要自己的家平安就好了……只要平安!这是璇真在这个春节来临时,心中一直没有停止过祷告的心愿。

大年三十除夕夜,正礼殿上大摆宴席。德王与一家人都在殿上坐着吃酒取乐,共渡佳节。典膳所的典膳正亲自领着两个厨役,将头道菜——烧鹅献上来。典膳正将鹅头、鹅掌、鹅翼先割下来,摆在描金碟中,自己手捧着来到王爷席前跪下,高举过头将这一碟菜献给主子。之所以只献上烧鹅的这些部位却不先献肉,是喻意着头尾俱全,祝贺主人吉利的意思。王爷身边的宫女接过来,放在桌上正中央。德王吩咐殿上执事太监赏赐下去,无非是银钱汗巾。

其后,典膳正又再割下烧鹅的其它部分,先是王妃、其后为世子、世子妃,泰安郡王朱祐樬、郡王妃,然后再这样一一敬献下去。那头大肥鹅,分到各人桌上的其实也不多,不过在宴席上,这些献菜本来主要就不是为了裹腹的,所以自然也没人有异议。

殿上争光耀目,下方又有七八名歌伎在唱着喜庆的曲目,因此就算没什么人说笑,感觉上也不会显得怪异。但是事实却是,在这样佳节佳宴上,说笑之声大减,众人只是禀守着礼仪,努力维持着表面的欢乐气氛罢了。

“今日除夕,更该一家喜庆喜庆才是,怎的你们倒不言语起来了?”

德王半开玩笑似地说着,王妃等人也连忙附和着。毕竟是这样的好日子,如果真要这样死气沉沉地渡过,那也确实非常扫兴。在王爷这样的示意下,他的妻儿姬妾等人也渐渐说笑几句,感觉比之前热络了些。

献过头道菜之后,典膳正又带着人抬上第二道菜:全羊。依旧是像头菜那样,典膳正一一献菜,当然这只羊比鹅要好分配些,因为体积更庞大的缘故。璇真知道其实这头几道菜好不好吃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它们看上去体面、有气派,凡是那些大户人家要举行隆重的宴席,也都是先鹅后羊,这可以说是当时约定俗成的规矩了。而身为主子的德王夫妻等人,也自然要赏赐典膳正和那儿的厨子们,德王才一吩咐,执事太监马上便下去遣人将赏赐的银钱等物送到典膳所那边去了。

“今天咱们一家齐全,我便是瞧着,心里头也喜欢。”

德王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露出了宽慰的微笑。世子是常常陪侍在侧,而最小的儿子也被奶娘抱着坐于下首,更不用提连向来身体不大好的二子朱祐樬也在席上。他的目光,落在了朱祐樬与小孙子平哥儿身上,又是一笑。

“你身子不爽利,休要多吃了酒。”

“父亲吩咐,儿子知道了。”

朱祐樬站起来回话,然后才敢坐下。别说是璇真,府中就是其他人也一向很少见到德王的这个庶子,再加上现在德王又这样细心叮嘱对方,所以难免有不少眼光落在了朱祐樬的身上。照璇真看来,二哥眉眼跟大哥有点像,个头也要略高一些,可是相比之下,二哥要瘦削得多,而且脸色也比较苍白。不过相比之下,璇真觉得二哥的身体状况比以前要好些,起码不会整天喘咳个不停。

之后,德王又让人将平哥儿与宁哥儿抱来自己身边,好好逗弄一番。虽然德王向来严谨稳重,不过怜爱幼子幼孙之心还是胜过了礼法,因此有时宁哥儿摸摸他的胡须、或是平哥儿拉拉他帽上袍上的饰物,王爷也不怒反乐,呵呵直笑。看到王爷这样,众人原本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气氛也比刚才更加活跃了。

在为姐妹们倒酒的时候,璇真看到三夫人也趁着为王爷王妃倒酒时、悄悄下来到儿子儿媳他们那一桌,对儿子和儿子身边侍候的宫女说了几句话,璇真只听见了一点:

“……当心,酒……别多……”

即使在回自己席上后,三夫人也不时往儿子那边看去,好像是时刻都在留意着儿子有没有吃酒、身体有没有不适。璇真心想:她这个样子,真是一心全扑在儿子身上了。这时她回想起以前好几次到延寿堂那儿见二哥二嫂,每一回,她都看见三房那边派人来,问候朱祐樬的情况。开始的时候,璇真还以为这是因为自己在那里,三房想过来探望儿子也不好意思,所以提前让人来说一声;可是后来她弄明白了,原来这是延寿堂那儿每日的常态。就算分了房,如今已经有自己的家庭了,不过很显然的,朱祐樬在自己生母的眼里,仍然只是个时刻都需要人照顾的小孩。可能是因为几个姬妾里只有她有儿子、而且这个儿子身体又弱,所以三房的如此呵护也是应该的,不过璇真看着对面席上三夫人何琼芝那时刻紧盯着儿子的眼神,心里下意识地对自己说:

“可真是个二十四孝的母亲。”

到了二更天左右,原本下了一天的纷纷大雪此时开始变小了,不过那漫天飞舞的雪花,更让人感觉到这个世界上冰雪似乎无处不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