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明代仕女育成记> 第五回 德王府的亲戚们(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回 德王府的亲戚们(4)(2 / 2)

不管冯氏怎么劝说,白莲华毫不退让。她只是扔下一句:“我无功不受禄,不好领你这盅的。你且坐,我还要别处照看哩。”然后就转身走开了。看到她这样,那冯氏手里还举着金菊杯,放下也不是、不放下也不是。她脸上红了又白,只是讷讷坐下。

席上的许多人都注意着主位那边,竟没看见这一幕。玉仙只在世子妃转身走时,回头瞧了一眼。她看见冯氏那模样,又看看白氏,一声儿不言语。坐在下首的孟媛璇真瞥见了,两人都不吱声,只是继续吃菜听曲儿。

“请娘娘示下,先该搬演何曲目?”

王府典仪所的伶人上来请示,于氏让客人们先点戏,众人哪敢沾这个光,连忙推让不迭。推辞过一番之后,于氏这才对那乐工提调说:

“你们把那《西厢记》一折折演上来便是了。”

于是那些戏人子弟敲锣打鼓,在殿前演出。荣德殿正殿上宽敞,主客所在的座位后,还围着屏风,戏子们便在宴前搬演戏文。孟媛指着那些伶人对璇真说:

“这些皆是海盐戏子,咱家里从南边找来的。南戏唱的,确实比本地好。”

换成在以前,璇真恐怕一听到“唱戏”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但现在,随着在明代这里生活久了,她耳濡目染,对这些戏文有了更多的了解,也知道该如何欣赏。璇真知道大姐所说的“海盐戏子”,是指这些人都是从江浙一带而来,那里的戏子乐工伶人,是这个年代出了名的优秀,所以连王府也要慕名特地去那里找人组建家中戏班。

“姐姐说得是。听她那唱的——”

这姐妹几个因为不必过多应酬,又没有加入到那些客人们的交谈中,所以便专心听戏。正演到《听琴》那一出,小旦唱“玉宇无尘”。看到她那眼睛眉目间流转的风情,璇真不由得想起了已经过世的绮云。就算唱得再好、成了人上之人,又能如何呢?最后还不是落得那么个下场,甚至连死也死得不明不白……

想到这里,璇真不由得看了眼小妹妹。见季媛既没闹也没倦,这才放心了些。

席上正酒酣耳热之际,于氏又对身边的李妈说了几句。李妈会意,到外头吩咐。没过一会儿,外头又端菜上来,每人每桌都上了一盘螃蟹,于氏请客人们享用,只是说“没什么好东西,请别介意”那类的客套话。其实,那螃蟹里头的蟹肉蟹膏早就被挖出来,再和上别的好几样鲜肉,然后重新酿回蟹壳里。整只螃蟹外壳都用花椒姜蒜米儿和团粉先裹上一层,在油锅里炸一遍,然后才捞出摆好上碟。整个螃蟹,闻着喷香,而且里里外外皆可食用,外脆里酥。众女客吃了,都赞不绝口。有的吃了几口后还好奇地审视着碟上的食物,好像想辨认清楚这样的美食到底是不是螃蟹。

因为正值九月,黄花遍地之时,吃着这螃蟹,在殿上又听着曲子,真让人有种生当逢此时之感。璇真不禁又想:要是在现代,吃螃蟹自然是没问题,可是这样的做法恐怕已经没人会了。至于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听戏,更是没门儿的事。首先也不会有人特地请戏班来唱戏,再者无论年纪老小也嫌它俗气过时,宁愿看那些快餐式的电视连续剧。虽说现代里也有人老说着“想复古”,可是又谈何容易?最重要的是,环境早就已经面目全非了,就算真复古,恐怕最后弄出来的东西也给人以一种四不像的感觉。人心浮躁,环境更是如此,即使所复原的东西再好,搞不好也会变成世人眼中“古怪”、“不合时宜之物”。大概就像自己,璇真很清楚,自己在那些下人们的眼里,就算再像个大家闺秀也总透出那么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

唉,算了,想这么多做什么。璇真收起思绪,重新投入到这喧嚣热闹的宴会当中,继续当一个德王府的千金小姐。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