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9.谦虚与主动都要适可而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谦虚与主动都要适可而止(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有人说,过于谦虚等于骄傲,太积极就成了假认真。谦虚与积极都要适可而止,见好就收,这才是做人做事的精明之道。

无论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都保持一个质量的界限,也就是度。超过者或者不及者,都会使事物的本质发生变化。度的存在,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有个量的分析,做到“胸中有数。”

适可而止,就是要你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时时注意和自身相符合的量的界限,绝不过度,绝不使事情发展到反面,阻碍你的发展。

魏晋时期的大军事家曹操,深知适可而止之道,《三国演义》

讲到,曹操攻下张鲁的巢穴——南郑,取得重大胜利。这时,谋士们纷纷进见,劝曹操乘胜进军,直取益州。主簿司马懿认为,刘备刚刚灭了刘璋的力量,但全蜀上下并未归心。益州一胜,乘势进兵,刘备之军势必瓦解。如此天赐良机,不可失去。

谋士刘晔也认为,一旦错过战机,刘备安定蜀民,据守关隘,恐怕难再消灭他。

但曹操并不赞成。他认为夺取益州的时机还不成熟,应适可而止,“按兵不动”。因为刘备虽然刚刚夺取成都。但军力旺盛,士气很高。另外,尽管孙刘两家矛盾不断激化,但一旦自己的拳头伸得过长,后方空虚,那么,坐山观虎斗的孙权绝不会袖手旁观,错失良机。他们很可能绕过荆州直取许昌。为此,不能头脑发热,图一时痛快,而应该审时度势,既不逞一时之勇也不毁一时之气,后来事态的发展,也正是如此。因为有了曹操的正确预见和决策,魏军才没有吃亏上当。

和曹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备的冒进。

东吴计杀关羽夺取荆州之后,刘备怒而出兵,发动伐吴之战。虽然这场战争的发动是不谨慎的,但在战役之初,刘备凭借优势兵力,有利地势,以及在报仇雪恨思想影响下一时激起的高昂士气,攻城夺地,捷报频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赢得了不少主动。在杀气冲天的蜀军进攻之下,吴方被迫再次求和,提出把范疆、张达二人和张飞首级一并送还,交还荆州,送归夫人,重修旧好,一同灭魏。

应该说,东吴的条件对于蜀国而言,已经是求之不得的了。试想,即使战争胜利,还能彻底消灭东吴么?假如刘备头脑冷静,见好就收,既在一定程度上出了心中的怒气,又收回荆州重建吴蜀联盟,从而使战争挽回一个较好的结局。但是,刘备被初战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战争发展的最佳结局心中无底,盲目坚持率军长驱直入,企图消灭东吴。结果大军攻到虢亭便成了强弩之末,非但没能灭吴,反被人家一把火烧得大败而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