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可以”,也仅是在对方只有一二百名骑兵的情况下。若是对方有超过五百名甚至上千名骑兵的话,如此简陋的防御工事,根本就不堪一击。
弓箭手和长枪手严阵以待,其他的刀斧手等人员就去附近砍伐树木,拖回来制作简易的鹿角丫杈。
后金鞑子远远地看着,知道明军是要封锁关口,因此他们分派了一些人冲击了几次。但因为箭矢密集,长枪手也是严阵以待,而他们显然也另有目的,并没有倾全力攻击。
所以,前来冲击的后金鞑子不是很多,目的显然也不是要冲垮,而只是要骚扰一下,减缓对方布置防御措施为主,所以冲击了一下、遇到强力的阻击之后,很快也就退了回去。
他们也要保存体力和马力,也要保存实力,如此到了真正需要冲击的时候,才能一鼓作气冲破明军的防御,接应要出关的同伴。
可是,同伴什么时候才能返回呢?
他们焦急地等待着。
――――
他们……恐怕要失望了!
因为就在那些要去增援的两百多名巴牙喇刚刚入关之时,就有大明斥候远远地看到。
单人独骑肯定要比两百多人部队行进的速度要快,况且还有着熟悉环境道路的优势,因此在接到警报之后,柴家沟那里的大明边军和隆兴通商队的锦衣卫,竟然还有点时间进行布置。
那众多的商家车队,自然早已有数千名的万全右卫和万全左卫等大明边军压制。方法非常简单,而且也没有避免粗暴,稍有不从,即可刀枪相加,绝不姑息。即便没有增援的后金鞑子,这项工作也是必须的,要不然这近千辆大车和两千来人汇成的一锅粥何时能够化解。
因此,等斥候来报有巴牙喇前来增援时,这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众多的商家车队已经在刀枪的逼迫下,重新返回了原先隐藏的沟壑中。而且每支商队都有至少两倍的大明边军看守,不允许他们大声喧哗,更不许他们随意走动,只有默默等待着命令,然后才能慢慢地按次序出去。
既然又来了一些巴牙喇,那些大明边军更是举起了手里的刀枪,商队车队所有人员更是噤若寒蝉,不敢稍动分毫。
无关人等停止了一切行动,静待事情的发展。
而在接到斥候的报告之后,那些“有关人员”已经各司其职、各安其位了。
就柴家沟这附近沟壑纵横的地形,基本上不用特意寻找,很容易就可以发现设伏的地点。
首先,隆兴通商队的那些护卫、伙计和车把式,此刻全都变为了骑兵。所需的战马,一部分是自己一路骑乘而来,一部分是刚刚缴获自那五百名巴牙喇。
他们打马扬鞭,远远地兜了一个圈子,向更远处奔驰而去。<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