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游戏竞技>诅咒的密码> 第四十七章 隐龙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 隐龙穴(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我和马王爷来到大殿的正门前向远处眺望。马王爷说道:“这个成王还真会选地方,你看这里依山傍水,四周又是被水环绕,阳气不至外泄。你看着大殿的位置,坐北朝南,凹陷入山体,外面又是天坑的陡峭石壁包裹。在堪舆学上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隐龙穴,这是穴位中的上品。只要这个穴位不破,成王的后世子孙就会受他的荫庇,福泽万代。”

风水方面的书籍在西安的时候也看了不少,对这方面多少有些了解,结合马王爷的分析一看,果然如此。难怪这个成王要把陵墓建在这样一个险恶的地方,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这块宝地的。

马王爷继续说道:“这个隐龙穴要想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最好是将棺椁放置在自然的洞穴中,我估计这陵墓应该在这山体中,这样就有点麻烦了。”

我明白马王爷的意思。北方很多古墓都是建筑在平原地区,上面采用封土覆盖。对这样的古墓使用洛阳铲钻个洞,分析取上来的土层分布就能大致确定墓室的位置。倒斗业得高手还能通过望闻问等方式也能搞定。而将墓室放置在山洞里的方式称为崖葬。这样它的四周全是坚硬的山体,很多原来的手段就排不上用场了。你既不能探明墓室的位置,也不能打盗洞下去,的确比较棘手。那个保存完好,出土了著名的金缕玉衣的中山靖王刘胜陵墓就是不惜民力,在山中人工开凿了一个石洞。要不是解放军在山上施工时使用炸药开山,炸开了山体,恐怕到现在还好好的保存在山体里。在我国历史上,大多帝王墓葬都曾惨遭盗劫,而乾陵是少见的一座保存完好,未遭染指的帝王墓葬。唐十八陵几乎被盗了个片,乾陵就是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墓。它从石山腹部另凿新洞入地宫,难度很大,目前尚未发现盗洞。相传当时唐末的黄巢起义,声势浩大,因缺少军资,他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直至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挖走了半座大山,也没有找到墓道口。连黄巢这样明目张胆的官倒也对建在山体里的陵墓无可奈何,可见它的厉害。

但这样的陵墓也有他的弱点,那就是只要土夫子找到了山洞的入口出非常危险了。所以历来崖墓的设计者都对山洞口处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和掩饰,即使有些土夫子误打误撞的找到了入口也往往铩羽而归。现在我们最紧要的就是找到地宫的入口,没有其他的通道了。

回到宿营地,方便面的香味已经传了过来。这个时候平时不屑一顾的食品现在却分外的诱人。吃过方便面,收拾妥当,我们就开始向大殿出发。

大殿的整体由于没有人为的破坏,保存的还算完好。只是在精妙的建筑也挡不住岁月的侵蚀,如今已是杂草丛生,顿生黍离之悲。大殿分左中右三间。左右两件的木质建筑早已腐朽不堪,摇摇欲坠。从破败的窗棂望进去,地上早已长满了野草,兽类的足迹到处都是。屋里的摆设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了。而正中间的那件正殿却是截然不同。它的木质结构一点也没有腐朽的痕迹。两旁的杂草长到中间部分就不在生长了,泾渭分明的样子。木质的大门依旧坚挺,门上的几十颗门钉也是黝黑发凉,丝毫没有生锈的样子。看来这正殿的材质也是精心挑选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