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富贵命(2 / 2)

刘禅笑道:“赵管事一路劳苦,快免礼请进。”

这位赵管事原是效力于糜家,负责协助糜家经商,为人精明忠诚,经验丰富。

而后来糜家随老刘颠沛流离,没了根据地,这位赵管事用武之地也越来越小,几年前被刘禅向糜竺讨到了自己手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养人打仗,先要有资源。

二人又客套寒暄几句,刘禅将他让到榻上相对而坐,稍事休息后,便聊起了正事。

“赵管事,不知此行收获如何?”

说起这个,赵管事立刻双眼放光:“托少主洪福,幸不辱命,葡萄酒在荆州多地销路极佳,这次在东吴办的评酒会也十分顺利,在那边也算打开了销路!”

这倒是在意料之中。

后妈吴夫人好感拉满给自己提供的【富贵命】,虽然特性介绍含含糊糊,发起力来却一点不含糊。

自从刘禅想要赚钱以来,只要不故意反向操作,基本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

其实身在蜀郡,最好的商品自然是蜀锦。

不过蜀锦已经被眼光独到的诸葛叔纳入了战略物资,收归官营。

既然约定了不动用公款,自然也不许自己染指蜀锦生意。

于是刘禅便把目光放在了另一样赚钱的东西上——酿酒。

传统粮食酒首先被刘禅排除了。

一来粮食对现在的益州来说太过珍贵,诸葛叔就算再偏爱自己,也不会允许他用粮食大规模酿酒。

而且他赚钱本就是为了武装训练军士和养活他们家属的,又不是为了自己享受,拿粮食酿酒岂非本末倒置。

因此他瞄上了另一种酒——果酒。

提到果酒,刘禅脑中第一个蹦出的便是葡萄酒了。

巴蜀之地,恰属于适宜葡萄种植的地区之一,各方面条件都堪称完美。

缺点则是种下去之后要2-3年才能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老刘一拿下西川,刘禅就动了养兵的念头,却直到近两年才有成果。

至于肥皂、玻璃……别闹了。

从小生长在三国时代的刘禅深知,在这个卫生知识趋近于0的年代,谁肯花大价钱买肥皂洗澡啊。

有那功夫科普,葡萄都熟了两茬。

经过一段时间的选种,小范围尝试之后,种出的葡萄成熟早、含糖量也不错,随后刘禅便开始扩大生产。

当然,最初的第一笔本钱,还是当时好感刚刚刷满的后妈给的……

成都不缺优质水源,刘禅又种出了品质不错的葡萄。

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当时自己又追着六边形战士诸葛叔,等他一有闲便拖着他讨论改良之法,倒也颇有成效。

如此,酿造出的葡萄酒自然不差。

但此时的人们对果酒已经形成了品质低劣、酸涩难喝的刻板印象,销路却成问题。

要解决,还是需要打广告。

文人士大夫,便是酒类产品最好的广告。

诸葛叔只说不许自己动用公款,却没说不帮自己打广告啊。

软磨硬泡之下,卧龙便成了刘禅葡萄酒的形象大使。

每逢聚会饮宴,必会宣传刘禅的葡萄酒。

渐渐的,葡萄酒开始在成都城流行起来。

先是荆州派的士人,随后东州派与益州本土士人也开始尝试。

在刘禅的不懈努力与【富贵命】的强大加持下,葡萄酒终于开始成为益州北部大部分地区的主流酒品。

而且当时的刘备为了筹措军粮,严格禁止民间私自酿酒。

百姓本就缺粮,又有禁令,私酿酒一时几乎禁绝,是以益州流通的粮食酒本就很少。

刘禅的葡萄酒在此时横空出世,迅速占领了空出来的酒品市场。

当时受限于自己葡萄园的规模,葡萄酒产量不高,又进一步推高了葡萄酒的价格,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而喝着葡萄酒的达官贵人、中高级军官将领们,却几乎没人知道这葡萄酒背后的老板是年纪尚小的刘禅。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