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的基本情况,《唐朝之生存手册》有详细介绍,现简摘如下:
一、关于称呼
父亲:阿爷(同耶),爷爷,还有,哥哥(你没有看错)。
母亲:阿娘或阿母都可。
哥哥是阿兄,姐姐是阿姊。
自称:唐代最流行的女子自称是“儿”(对谁都可以自称“儿”,),然后依次是“奴”“妾”。
男人的自称,最常见的是“某”,(相当于如今的“我”),“我”也可以,但似乎语气比较倨傲(皇帝对臣工有时就自称“我”)。谦称的话呢,有“仆”“愚”“在下”等。
还有一种就是叫自己名字“世民以为……”“琉璃遵命”。
称呼别人:男人最常见的是姓加排行加“郎”,若是特别熟的,可以不加“郎”字(李二,滚过来!);女子便是姓加排行加“娘”(唐代排行并不是自家兄妹排行,而是至少和堂兄弟姐妹一起排的,所以会有什么刘二十三郎)。一般在大街上看见不认识的人,尊称是“郎君”“娘子”。家里仆人叫男女主人也是“阿郎”“娘子”,“夫人”咧也可以,但无“老爷”这种叫法。
女子出嫁后叫公婆比较常见的是“阿翁”“阿家”,“家”者“大家”也――这也是跟皇帝比较亲近的人对皇帝的叫法,不那么亲近的,会叫皇帝“圣人”,“主上”(一般不叫皇上)。你看,唐代婆婆地位多高!
叫老公呢,夫君啊,夫婿啊,排行加郎啊,都可以,元相公的叫法,还有就是别叫当官的“大人”,“大人”,是专指你爹妈。
另外,唐朝女子不会跟夫姓,如,出嫁前是“x大娘”,出嫁后呢,还可以叫“x大娘”,或是“阿x”,或是“x夫人”。唐朝女子跟娘家的关系比后世密切得多,父母生病,出嫁的女儿回来照顾是非常正常的,甚至比媳妇照顾更正常。女子在夫家呆得不爽了,回娘家长住也不稀罕。
有些称呼对于现代来说过于生僻,故本文仍采用父母称“爹娘或阿爹阿娘”、仆人对主人保留“老爷”的称呼,也不严格遵守“你、我他”的称呼。
二、关于吃
首先值得恭喜的是,穿到唐朝,你一天可以吃三顿饭了――要是再早点,比如汉朝,你一天能吃到两餐还是三餐,那是要看人品的。
到了唐朝呢,大家都是一天吃三顿了,早饭,多半是粥啊胡饼糕饼啊;中饭呢,一般是米饭,晚饭,一般就是面食,汤饼或者煎饼。
对了,名词解释下,宋朝之前,所谓饼,其实,指的是“面”,所有拿面做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饼。
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汤饼”,其实就是,汤面,其中弄得薄薄的加入热汤煮的,叫赙托(不是这两个字,我懒得找了),凉汤面呢,叫“冷淘”,两种都非常流行。至于“笼饼”,就是馒头。“笼饼”里包上肉呢,就叫“玉尖面”或者“尖馒头”――就是肉包子。那是皇帝也能吃得很满意的好东西。还有毕罗啊馄饨啊,就是带馅的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