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结荡寇志> 一、开篇气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开篇气势(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本书名义上还是《水浒传》的续书,自然从梁山写起。书接金圣叹腰斩水浒后的最后一个情节“梁山泊英雄惊恶梦”,写梁山大聚义后当晚,卢俊义做了一场噩梦,梦见长人嵇康手执一张弓,把一百单八个好汉都在草地尽数处决,不留一个。惊出一身大汗,醒转来微微闪开眼,只见“天下太平”四个青字。

这个情节是本书的总纲,暗喻张叔夜剿平梁山,之后天下太平。后有一段卢俊义的内心独白:

“再不道我卢俊义今年三十三岁,却在这里做强盗。梦虽是假,若只管如此下去,这般景象难保不来。招安不知在何日,可恨那班贪官污吏闪到我这般地位!今日如果做得成,亦未尝不妙。”

感叹自己际遇的同时,却又不乏对招安的幻想。这是本书中卢俊义性格的总结,和水浒传承接得很好。他不是宋江和吴用,本没有政治野心的卢俊义到了此地,心中充满了无数的矛盾,忠义恩仇始终是他心中的一个结。卢俊义的内心一直在摇摆,这使得他在本书中,性格变得非常的犹豫,丝毫没有了枪棒天下无对的气势。

是夜,忠义堂失火,连“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也被大火卷去。公孙胜驱法仍不能保住忠义堂和杏黄旗。追问失火原因时,才发现大家都作了和卢俊义类似的梦。但宋江仍然将值宿的三十二人全数斩首。

此处作者先给了梁山当头一棒,开篇即凶兆当头,后来如何能不败。而单单烧去忠义堂和杏黄旗,则是暗讽梁山不忠不义,假替天行道之名了。这里还给了大家暗伏了两个印象:一、公孙胜的法术还不能达到无所不能的境界;二、宋江嗜杀,绝非仁义之辈。

为梁山解石碣天书的道士何玄通用风水理论解释了失火的原因,并带来了一首童谣:

山东纵横三十六,

天上下来三十六。

两边三十六,

狠斗厮相扑。

待到东京面圣君,

却是八月三十六。

这首童谣则是本书的又一个总结,暗示上天将派下36雷将和宋江殊死相搏,最后于九月初六(八月三十六)在东京市曹斩杀梁山被俘残党。

吴用却曲解成梁山在一百八之外,还会有三十六筹好汉来投。所以宋江重修忠义堂后,设立了两座招贤堂,招募一百八之外的好汉。之后梁山露出本来面目:啸聚到四十五六万人。连次分投下山,打破了许多的州县,各处仓库钱粮都打劫一空,抢掳子女头口不计其数,都搬回梁山泊。用林冲守濮州(梁山西南),呼延灼守嘉祥(梁山东南),八字大开,向着东京。青云山、冷艳山、盐山、清真山都依附了梁山。

此是梁山全盛时期(政和五年),完全不同于征四寇被动防守等招安的策略。梁山积极主动地攻城略地,抢占有利的战略防御地形,扩大生存空间。作者欲抑先扬,写作手法高明。铺开了再打,总比一百八人窝在梁山,等官军来包围来的精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