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席不久,刘表又正式向众人介绍了刘晔与周瑜。尤其着重介绍了他新认的侄儿刘晔,说汝南许子将曾评其有“佐世之才”,昨日一见相谈之后果有大才,称他为少年英才,十分推许。
刘晔亦不负自己这位“叔父”的推许与所望,接下来的宴上谈论毕露锋芒,一展所学,在座众人尽皆折服,都道他果不负许子将所评,实有经国治世之大才。便如王粲这般人物,虽自问在文才与学问上要高出刘晔许多,但在实用之学以及时事看法上,亦对刘晔相服。至少,刘晔确不负许劭对他“佐世之才”的评语,他确有这份儿才能。
刘晔言论高调,周瑜则一味低调藏拙,不引人注意。众人谈论时事、大势时,他都不插口言,哪怕有人把话题引到他身上,特意请他表看法,他也都以不曾关注或不感兴趣而推辞不谈,真如是信奉老庄学说,摆足了道家“不争”的姿态。哪怕别人暗里讥讽于他,他也皆不生恼,只泰然自若,恬淡处之,一副云淡风清的样子。讥讽他之人见他不曾理会,毫不在意,也只能自讨个没趣作罢。
刘表亦十分另眼相看周瑜,只是周瑜表现得虽有才,却非经国治世之才、处政可用之学,何况周瑜一副淡泊名利的样子,对什么天下大事、诸侯争雄也全然不感兴趣,因此刘表倒也不曾出口去招揽周瑜。
周瑜这次来赴宴的主要目的就是结识荆州统治集团的这些人物,见上一见这些历史名人,打下一份交情。至于挖墙角,招揽刘表的手下,那却是想也不要想,哪有当着人面去挖人墙角的。何况他便是挖,也不会有人来理会他。人家在荆州干得好好的,干吗要辞职了去跟你跑。你说荆州没前途,人家就轻易能信?
荆州此时可说是如日中天,鼎盛之时,展到了一个高峰阶段,也还没有出现刘表的两个儿子争夺继承权的问题。内部很团结,凝聚力也高。此时要说荆州没前途,不止刘表的一众手下不会信,便是整个天下也没几人会信。况且刘表也颇有手段,待下属十分礼遇恩厚,众人也皆感念。
所以,不到刘表去世,荆州走上末路,风离云散,这些人都是不会轻易叛离荆州与刘表,行背主之事的。在历史上,无论是曹操收得原属荆州的蒯越等人,还是刘备收得黄忠等人,也都是在刘表身死,荆州集团灭亡之后。而在刘表还在世的时候,他一直都将荆州掌控得很好。
因此,周瑜便是要招揽刘表的手下,也是会在将来刘表死后,在此之前,他是不会做这无用功的。除非是这些人中有在刘表的手下做得不得志与不满之辈,心中已有去意,愿意自行离去投别处的,他才有可能招揽到。
周瑜自顾吃酒用食,一边听着众人的高谈阔论。宴到中途,刘表命上歌舞,周瑜便专心欣赏起了歌舞来。倒是那一开始就想把女儿嫁给他的黄承彦,虽自知已做不成这位俊美青年的岳父,但对周瑜却还是很感兴趣,其间多拉着周瑜说话。
周瑜对黄承彦的热情实在有些敬谢不敏,可又不好不理,也只能无奈应付。
这一番酒宴直到亥时方罢,刘晔在宴上被人敬了许多酒,喝得不少,有些醉意。刘表又派人以马车送他二人回去。
回到住所,侍卫长周林前来迎上,说道徐庶正在厅中等着他回来,并且已然等候多时。周瑜听后,连忙快步到厅中去,见到徐庶,连连道歉。
徐庶既已答应他招揽,为之效力,这时便是他的下属,哪里会有怪责上方之意。见周瑜这般诚恳道歉,心下十分感念,只忙回礼叫周瑜不必在意。
一番道歉与客套后,周瑜开口问道:“元直寻我何事?”
徐庶道:“只是想请公瑾你与子扬一起前去赴宴,并介绍认识我几位朋友,不想公瑾与子扬已经前去赴刘景升宴,却是我晚来一步。”
周瑜又再致歉,道:“却是害元直空等了,还让你失信于友!”
徐庶摇头笑道:“这倒没有,我是先来请你二人。既未请到,便也未去请他们。”说罢问道:“不知公瑾明日可有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