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解释是:国家的重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战争。
换成现代的说法就是,国家的大事,在于科学与宗教,以及强大的军事实力。
一边赈灾,一边求雨,这是古代治理灾旱的手段和措施。
赈灾给百姓以吃食,求雨给百姓以虚无缥缈的精神寄托,换一个高大上的说法,就是信·仰。
········
再说晁补之和赵涉又谈论一番,而后晁补之说道:“张汤那里准备的如何了?剧大侠虽然没有明说,可是一日来府上三次,显然是在变相的催促我们对闾丘超之事的处理呢。”
赵涉闻言笑道:“闾丘超此人是条汉子,赵某也十分佩服,可这件事情我们不好直接插手,只能默默的推动,否则一旦被对方警醒,那可就不妙了。”
“至于剧孟那里,下次赵某去和他解释一番。”
“如此甚好。”晁补之点头道。
“赵先生,你说关于春荒、旱灾之事,陶丞相会如何处理?”晁补之问道。
赵涉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兴修水利不大可能,也来不及,毕竟这个见效也十分的慢的,现在朝廷和百姓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晁补之顿时了然,这也如同未来的城·市·不·修·下·水·道一般的道理,因为它见效慢,不出政·绩。
而后赵涉又说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听到这句话,晁补之幽幽的一叹,而后背手而立,观看窗外。
此时天也已然黑了下来,月亮初上,皎洁的月光洒在地上,如同水银乍泄一般。
看着这黑夜中的一点亮光,晁补之陡然长叹一声。
赵涉奇怪的看了晁补之一眼,说道:“晁公,今我等已蓄势待发,胜券将在握,你为何频频发叹?”
赵涉确实不知,一直以来无论是看电视剧还是畅读历史,晁补之最为痛恨的就是那些扯后腿的人,不分黑白和青红,只是为了斗争而斗争的人,比如北宋时期以及明朝末年的党·争,党同伐异,为了反对而反对,这些间接的导致了王朝的毁灭。
现如今的陶青虽然大功没有,但他也称得上是兢兢业业,如今更是主持关中春荒,而朝廷可谓是三线作战,陶青还是发挥了一些必不可缺的作用的。
可晁补之如今做的正是要将陶青拽下来,与党同伐异有何不同?
晁补之思考了一番说道:“人某些时候,总会被形势所逼,慢慢的变成那个你曾经十分痛恨的人。”
赵涉想不明白,都要动手了,晁补之哪里来的这么多的感慨,难道晁补之有心想要放弃?
赵涉正在组织语言如何劝阻晁补之,就听到晁补之继续说道:“通知张汤可以动手了,就以今晚曾照古今贤人之明月,为陶丞相送行吧!”
赵涉闻言顿时愕然的抬头看着晁补之,然而晁补之已经走了,在明月的照耀之下只留下一个淡淡的背影。<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