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新天龙慕容复> 第123章 命运可以改变吗?(第四卷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命运可以改变吗?(第四卷终)(1 / 2)

 到萧峰也执意不肯接收南院大王之职,耶律洪基便有这南院大王位高权重,实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职位自设立以来便从来没有给皇族之外的人担任过。现在上京城中,那些契丹贵族一个个依旧红着眼睛盯着这个职位。这样尊贵并且重要的位置,耶律洪基自然要赏给最信任的人,可是除了萧峰,他实在是找不出可以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人了。于是他在出上京之前就考虑好了,他宁可打破惯例将这个南院大王之位赏给萧峰,也不给那些居心叵测的皇族亲戚。

可是这样天大的恩典,萧峰却拒绝了!

“萧峰兄弟说的好,我阿骨打也觉得你去当那个什么无聊的南院大王还不如到辽东和我一起打猎吃酒来得痛快!”刚刚进入帐内的完颜阿骨打忽然张口说道,他这趟来辽国就是为了帮助萧峰来的,别的都不太在意。

耶律洪基身边的侍卫都知道阿骨打是“不通礼数”的女真人,况且他也是帮助耶律洪基重登皇位,立下大功,所以见阿骨打插嘴也不出声斥责了。

耶律洪基却半天不说话,他已陷入深思之中,自己刚夺回皇位,身边信得过的人屈指可数,本想将这个大大的封赏送于萧峰,并依靠萧峰掌握南京军权,但是看来萧峰是坚决不肯当这个官了。

耶律洪基叹了口气:罢了,毕竟你萧峰立下大功,既然不愿当那个南院大王。我也不强逼着你去当了。你喜欢喝酒打猎,那便让你当个安乐王爷吧。

“既然如此,朕也不勉强,不过你立下大功,不可不赏,兄弟,你既然喜欢吃酒打猎。朕便封你到那辽阳府当个辽东王,你可愿意?”耶律洪基多少感念萧峰的义气,也没有勉强萧峰。

听到耶律洪基的话。完颜阿骨打又插话进来。他笑着说道:“这样最好!这辽阳府离我长白山不远,别人当这辽东王,我女真人都不会服气。但是若是让我这萧兄弟当这辽东王倒是不错,我也能经常找他去吃酒打猎,这才痛快!”

萧峰本不想当官封爵,但是听了完颜阿骨打之言,忽然想到女真人和契丹人这些年来一直出于半战争地状态。关系极其恶劣,这个辽东王。看来只有自己能当了。

于是萧峰不再拒绝,屈膝跪下,对耶律洪基说道:“臣萧峰领旨,多谢万岁恩典。”

耶律洪基笑着将萧峰双手扶起。

萧峰依然有些顾虑,于是又补充说道:“臣不敢不违旨,只得领爱官爵。只是草野鄙人,不明朝廷法度,若有差失,尚请原谅。”

耶律洪基伸手在萧峰肩头拍了几下,笑道:“决无干系!”

这个时候,慕容复虽然依旧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但是心想,一来已经让萧峰避开了宋辽之争地风口浪尖,二来辽东在辽国境内还算得上是贫瘠之地,当这辽东王也不会遭人嫉恨,这辽东王当了就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三来实在是找不出反对的理由了,若是再拒绝这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会扫了他的面子。

所以,慕容复干脆也不再反对了。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又拱手说道:“陛下,在下还有一言想说于陛下。”

耶律洪基点头说道:“你但讲无妨,便是说得不好,朕也不会怪罪!”

“陛下,在下刚才也说了,我大哥他念念不忘南朝汉人的养育之恩,在下知道陛下是一代雄主,心怀天下,在下不敢阻挠陛下的大计,只想恳请陛下,看在我大哥对陛下的一颗忠义之心地份上,将来倘若陛下南征,在下想请陛下心怀慈悲,善待普通汉人百姓!”慕容复拱手说道。

大哥啊大哥,我算是尽力改变你的命运了,倘若你将来非要让自己去管那些不该管的事情,浪费我这番苦心,我第一个绕不了你!慕容复恨恨地想着。

萧峰听见慕容复这话,身体一震,转头看着慕容复,他心里十分清楚,慕容复其实并是特别关心宋朝百姓,可是自进了这大帐以来,慕容复却屡屡为自己和宋朝百姓说话。他明白,慕容复说地每一个字其实都是为了自己而说。

我萧峰有幸结此兄弟,这个慕容复,他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甚至比对方本人还要想得深远。

想到这里,萧峰心头一阵热流涌动,他心中又是感激慕容复的好意,又是佩服他考虑得周全。

“你倒是有些眼光,想得也够深远了。”耶律洪基仔细看了看慕容复,然后转身对着萧峰叹了口气说道:“兄弟,你地性子我也知晓,你暂且放心。我大辽经过那耶律重元谋反一难,实在是元气大伤,没有十年八年,恐怕十恢复不了了。现在莫说要南下攻宋,便是宋人打上门来,恐怕我辽国要应付起来都有些麻烦。”

听到耶律洪基得话,慕容复心头猛然一亮,对呀!他这才想起,没有萧峰参与的耶律洪基在草原上和耶律重元血战数日,几乎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无论是忠于耶律洪基的禁军还是耶律重元所率领的叛军都伤亡严重!这两方人马都是契丹的精锐,这么巨大地伤亡对辽国来说实在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打击了!没有充足地兵力,这耶律洪基便是想南征也有心无力了!

一直不说话的段誉心中却在偷偷的高兴,虽然他自觉无颜回大理,但是心里始终对自己的故乡怀有特殊的感情。在他的眼里,对大宋和大理威胁最大的便是这辽国了,现在这辽国无力南征,大理便安全了许多。

三人之中,只有萧峰最是难过,他是契丹人。想到辽国遭受到如此重创便心情沉重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