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汉朝旧事> 第149章 公孙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公孙弘(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第1卷]第149节:公孙弘

------------

名闻天下的侠客郭解被满门抄斩,只因御史大夫公孙弘的一句断语。

“郭解一介布衣任侠行事,睚眦杀人,郭解虽然不知,但他的罪却甚于杀人,实属大逆不道”。

刘彻原本对杀不杀郭解拿捏不准,因为按律令,大赦之后再翻旧帐与国法不合,杀了郭解是否会引起各地游侠不满,这也是需要考量的。但是,此人在民间威望极高,能量极大,竟然能让卫大将军为他求情,若不除了他,就像蚂蚁在心窝里乱爬,着实不痛快。

所以公孙弘的话给他找到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借口,即可名正言顺的杀了他,又可以警示所有的游侠,不要视国法官府如无物,否则一个大逆不道的帽子扣下来,任凭你如何飞檐走壁,也难逃一死。

御史大夫公孙弘与郭解素未谋面,更无过结,他力主杀死郭解,正是看透了刘彻的心思,才俨然不顾卫青的面子,而且他知道皇上一定会采纳他的意见,而结果确实如此。

公孙弘不愧是老人精,能一眼看透刘彻的心思,所以能老来得宠,成为刘彻的股肱重臣。

公孙弘,淄川国薛县人,年轻时在薛县做过狱吏,因犯罪免官。公孙弘家徒四壁,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去海边放猪,公孙弘对后母十分孝顺,在当地传为美谈。到了四十岁,他开始学习春秋,研究儒学。

建元元年(前140年),这一年刘彻即位,这也是无数读书人扬眉吐气的一年,刘彻向天下发布了征举贤良方正的诏令。

公孙弘也成了征举大军中的一员,他以贤良被征召入京成为博士,而此时的公孙弘已步入花甲之年。

命运似乎有意跟公孙弘开玩笑,他不久领到了一个极其凶险的差事,出使匈奴。公孙弘历经千辛万苦活着回来了,然而,也不知刘彻中了哪门子邪,公孙弘向刘彻汇报之后,刘彻竟然黑着脸,打骂公孙弘无能。活了一把年纪的公孙弘哪受得了这种羞辱,事后便称病归家,官职被免。

元光五年(前130年),公孙弘七十岁了,刘彻再一次下旨征举贤良方正,而淄川国又推荐了公孙弘。

这次公孙弘起初死活不愿意去,但是淄川国的官员们却不吃这一套,他们一根筋地认定了公孙弘就是朝廷要的贤良方正,也怪淄川国国小人少,人才更少,能出一个满腹经纶的老学者实在不容易,所以哪有不举荐之理?

公孙弘无奈,只能不顾七十高龄再次来到长安,他自己估摸着自己年纪大了,不出意外,不久又能回薛县,这次就当公款旅游。

公孙弘带着轻松的心情到太常那里报道,太常召集儒生写策论,公孙弘心态虽然很好,但还是被结果震惊了,一百多个儒生之中,他的策论乍看之下排了第一,让公孙弘伤心的是倒数第一。

按说这么老了还被人作践,肯定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公孙弘的坚强却非常人能比,经过上一次的失败,他早已把这些看得淡了,自己已是古稀之年,随时都有入土的可能,何必跟年轻人计较这些。

正在公孙弘筹划着回家乡的时候,一个太常府小吏过来传话,“皇上看了所有的对策文章,把你的排在了第一,择日就要召见你!”

公孙弘反倒懵了,这是哪门子事啊,他喃喃问道,“不是倒数第一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