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汉朝旧事> 第1章 发迹之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发迹之前(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这一年是公元前256年,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划破了沛县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中阳里的寂静,村里顿时变得热闹起来了。

生了,生了!有人高喊道。

村民们纷纷聚拢在刘家的院落前,向家主表达着贺喜之情。巧得狠,小小的中阳里竟然在同一天迎来了两个新生儿的诞生,这是何等的喜庆!一些村民们兴奋地奔走相告。

老实巴交的刘执嘉见母子平安,总算松了口气。

刘执嘉即是大名鼎鼎的刘太公,时至今日,刘执嘉的真名已经被人遗忘,习惯上称之为刘太公。今天,刘太公等来了第三个儿子降临人世。

刘太公并非初为人父,新生儿并没有给带给他多少激动,反倒是多了些许担忧。以刘家目前的经济状况,拉扯一个孩子并非易事。所以,即便现在天上电闪雷鸣,屋里喜庆洋溢,刘太公也无心欣赏。作为父亲,他已经开始考虑随之而来的问题,比如小孩的吃奶问题,营养问题,教育问题等等。想到如今年景不好,粮食产量不高,刘太公长舒一口气,当别人围着新生儿逗玩的时候,刘太公心里盘算着每年要多打多少粮食,当然,他的脸上挂着庄稼人一如既往的憨厚笑容。

庄稼人祖祖辈辈的生活轨迹简单得很,刘太公也不例外,所以在他的计划中,将儿子们抚养成人后,教会他们祖传的技术--种田,然后自己早点退休,享点清福。

刘太公按排行给新生儿取了个名字:刘季,因为刘季有两个哥哥刘伯,刘仲,刘伯早夭,在之后,还会有一个弟弟刘交。

刘季长大后嫌自己的名字过于秀气,改名为刘邦。

长大后的刘邦刘邦有着非同常人的特点,这让刘太公失望透顶。刘邦整日游手好闲,到处混吃混喝,属于吃饱了撑的类型。刘邦生活上随心所欲,除了不精通农业生产技术,对于偷鸡摸狗喝酒耍赖的技艺却非常精通。刘邦为人豪爽,不拘小节,喜欢交友,经常为兄弟出出头,不知不觉间,就混成了一帮弟兄的带头大哥。

刘邦无聊的时候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惹些官司,一则为了调剂生活,二则为了锻炼胆识。刘家在他的努力下经常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刘太公为此叫苦不迭,他时不时要刘邦向老实的刘仲学习,要求他以二哥做榜样,痛改前非,好好种田,天天着家。但刘邦却左耳进右耳出,依然我行我素。

刘邦长相虽然帅气,但因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成了远近闻名的无赖流氓,所以婚姻大事就被耽搁下来,不知不觉间成了村里的大龄剩男,而这一剩就剩到了四十三岁。当然,这四十三年刘邦也没白混,为了解决香火问题,他大胆采用了未婚先育的办法,跟村中的曹姓寡妇生下了长子刘肥。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