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大汉昌邑王> 第11章 伪科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伪科举(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大麻,苎麻,树皮……”刘贺啃着手里的刀笔。

原本他是习惯用碳棒,只是因为想事情的时候总不自觉地要啃东西,往往啃得一嘴碳屑,现在只能强迫自己用刀笔刻字了。

“公子又要做什么?”纪珩倒是难得看刘贺如此安静,他还没从上次马鞍镫中缓过神来,不知道刘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这个!”刘贺扬扬手里的竹简,上面只有淡淡的划痕。

纸的话,大学实验室里曾经做过。不过当时他是对着实验手册做的,具体他还真记不清楚了,只能大致写写。

这时候还普遍用竹简刻字,奢侈点就用毛笔沾了水写在缣帛上,成本高不说,还难以保存和运输。要做纸的话,就不像马鞍镫那样能找到专门的人做了。

“阿珩,让人去帮我找几样东西。”刘贺把竹简丢向纪珩,伸了个懒腰,接下来才是大工程。

桌上堆的都是龚遂整理好的竹简,上面不仅有各个官员的直系亲属,连他们所牵扯的背后关系一并收集上来。

刘贺先从中挑出了几折,轻轻在上面点了几下。

“崔毅,赵昌,吕释罗。”

顾N弈自上次的事后已经完全带入刘贺所任的侍郎角色中,此时也一并坐在书房里,接过刘贺递过来的竹简到:“公子不打算处置王家吗?”

“王吉啊,是个问题……”刘贺眯着眼,琅琊皋虞人,不知道和魏晋的琅琊王氏是什么关系,“看他上次的表现,倒不像是站在世家那边的,现在只等着安乐回来了。”

“公子打算如何对付崔毅和世家?”纪珩将来要接手七夜,崔毅必除。他已经习惯了刘贺的高智商,问问题也不用拐外抹角。

“想要拔去旧人,就必须要有新人顶替上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制定一种新的选人制度。”

“公子是想效仿秦孝公,颁布求贤令?”

“是也,非也。”刘贺摇摇头,“现在虽然有推举人才制度,但是一来这些人多由世家推举,上任之前很难辨别是否有真才实学,而且他们出于感遇之恩,会更多地偏向世家。二来昌邑国内部其实已经千疮百孔,一味地偏向儒家根本拯救不了。”

“公子是说,重启百家?”

西汉自汉武帝董仲舒起,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现在选人都以儒家礼义作为标准。在刘贺这个现代人看来,自然是思想自由更为重要。

“不错。类似孝公的求贤令,”他伸出两根手指,“两种方案,其一,出统一的试题,召集学者来答题,选其优者仕。其二,不限题目,自呈论策。”

第一种简单来说就是科举制的简化版,不过出题上刘贺打算亲自上阵。单一地只会纸上谈兵可不是他想要的。

第二种就是完全套用秦孝公的求贤令了。这一点则大多针对买不起书简的贫家学子,主要是为提供好的想法。

那些人远比刘贺资历老得多,怕不是轻易能盘动的,纪珩蹙着眉头道:“但是如此一来,世家恐怕不会轻易答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