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兄弟> 第三章:龙兴关外(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龙兴关外(二)(1 / 2)

 “听说陈辞修的老婆—谭祥为了帮丈夫脱身,亲自来到卫府求情。说什么‘辞修病得没法,只有请卫先生去东北才有办法。’又说什么‘卫先生一去东北,就是救了我们一家。’但是韩权华女士听了非常反感,当即回答说‘救了你们一家,岂不是坑了我家?把烂摊子交给别人,叫别人去当你的替死鬼,这叫什么心理?’一时也成为沪上的一大笑谈。”和大多数**将领一样,李延年也不喜欢陈诚,此刻更是道出了一则旧闻下酒。

“但是当时谁都以为卫立煌是不耐寂寞,贪迷作官。但是今天看来卫俊如(卫立煌字俊如)很可能是另有所图啊!”李延年低声对叶永茂说道:“世人都以为没有一个将军甘愿赋闲在家,东北最高军政长官的位子于对卫俊如无疑是有诱惑力的。到东北搞得好,他就是一方大员,蒋介石不能不依靠他。殊不知卫俊如曾到过延安访问,抗日战争时期就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时,他与八路军保持友好往来,互通消息。搞得不好,凭他与**多年的交情,也不致坏到哪里去。权衡之下,到沈阳上任之初卫俊如就作了两手准备。”

卫立煌上任后立即着手抓兵权。经蒋介石批准,山东的******第五十四军于1948年1月从葫芦岛登陆,增援锦州。由范汉杰任锦州指挥所司令官,下辖第五十四、第九十三、新五、新八四个军,共14个师。虽然这些师中大部分是去年秋、冬季被东野消灭后又重新组建的。但锦州的兵力依然得到很大的加强。同时在沈阳重新组建了第二十五、第七十九、第八十七和第九十一师。加上原有的兵力,卫立煌手**掌握了4个兵团、15个军、37个师,加上其他直属部队,总兵力达60万人。超过了陈诚整军扩建时的总人数。

但是手握重兵的卫立煌的战略方针就是保存这些实力,在他看来用这些兵力进攻解放区是不够的,但防守一些战略要点还是有余的。所以他上任后便主张固守东北作战方针。一方面确保沈阳的安全,命令抚顺、铁岭、本溪、辽阳、新民等城市加强防务。保护沈阳外围。保持鞍山至营口的联系,维护辽南的出海口。同时命令长春、四平等孤立据点死守,牵制我军的兵力。卫立煌这样作无疑是为了保存力量,以待时局变化。

“当时国府上下还有人认为卫俊如老成持重,的确是大将风范。但是他上任没几天却接连丢失辽阳、鞍山、营口相继失守,法库的暂编第二十六师弃城突围,也被十纵和三纵围追堵截,歼灭于通江口地区。不管各地守军如何告急,不管蒋中正如何一再电令其派兵解围,他总是把主力集中于沈阳、锦州、长春附近,拒不出战。充兵员装备,督促各部进行军事演习。还振振有辞的说:‘共军目前的战法就是围城打援,我们绝不能轻举妄动,上其圈套,只有蓄聚力量,固守沈阳,以待时局的变化’。但要知道关外局势危急,关内何尝不是一片糜烂。坐等时局变化,恐怕只能用坐以待毙。”对于东北的战局,李延年此刻也只能用叹息来回应了,从杜聿明的有心无力到陈诚的轻率冒进,直至卫立煌抱残守缺,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东北的局势事实上已经无从收拾。唯一的办法或许也只有将关外主力从锦州撤入关内这一条出路了。

“东北的春天正是冰河解冻,各大河流都无法通行重型装备,而地面则因冰雪厚甚日解夜冻,白天遍地泥泞,须拖迟20天到1个月,地才能晒干。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东北各美械兵团都无力作战。卫长官养精蓄锐或有其远图吧!”身为国民革命军的中层军官,叶永茂实在不敢去想象自己所效忠的国家和军队竟是在一群私心满腹的高级将领的手中。

“你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经过了民国三十六年的连场惨败,东北驻军上下无不士气低落。全面整训、补充新兵未尝不可。但是要知道**所部的壮大速度远非我们所能想象。根据情报,从1947年底开始的冬季攻势结束后,**东北野战军又开始了新的建军和补充主力部队的工作。大批训练好的二线兵团被编入主力纵队,1948年2月,又以9个独立师编成第五、第十一和第十二三个纵队。东北野战军又以二线兵团和地方部队组建了11个独立师和1个骑兵师,分属北满、南满和东满各军区。其冀察热辽军区又组建了5个独立师,加上各军分区直属机关和部队、炮兵、第二期组建的二线兵团86个独立团,东北的共军已有不下百万之众。我军不仅兵力上处于劣势,还分布在各孤立据点之中。败亡只是时间问题。”李延年对叶永茂的解答点头称是。

但是东北的不可为事实上并非只在**方面的接连失误,更是由于****所部的空前发展。事实上到1948年的4月份,南京政府所能作的惟有放弃东北,将主力收缩到锦州一线,效仿当年的明朝政府利用锦西走廊的地理优势,构筑防线,阻挡东北野战军的入关。因此蒋介石见战事吃紧,卫立煌又按兵不动,就急令卫立煌打通沈锦线,将主力撤至锦州,阻止解放军入关,必要时可放弃吉林、长春,甚至将东北全部兵力退守华北。但卫立煌以解放军已占领锦州沈阳间的要隘沟帮子、******驻沈部队须经相当时期的整补方能投入战斗为由,拒绝了蒋的命令。

将在东北的几十万军队分散困守着十余个孤立的据点,等着被解放军分而治之,在战略上是极其被动的。如能正视战争失利的现实,将主力设法拉出去,将来或许还能卷土重来,否则后果足不堪设想的。但是卫将军所强调的那些困难或许都是事实。当时在沈阳等地的**部队,已经打得精疲力竭,士气非常低落,倘一旦失去城市依托,向锦州方向运动,确有可能中途被解放军主力包围消灭。我反复思付,觉得还是先在沈阳守上一个时期,看情况再打通锦州稳妥些。”虽然对东北的战局不甚了解,但是叶永茂在军旅多年,很清楚**的弱点,久败之师最怕野战,一旦在撤退过程中遭遇截击,很可能会溃不成军。

“关键是中长路、沈锦线被截断,关外的几十万大军的补给全部依靠空运,劳民伤财又岂是久守之计。东北诸将以没有把握打通锦州,也不能丢下长春、四平等地的十几万军队不管为理由,最终赞成卫俊如的计划,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第六十军弃守吉林,四平失守,更导致长春陷入重围。东北部队更难脱身了。”身为战将,李延年很清楚军事上的事没有万全的,或多或少都要冒险。但像蒋介石与卫立煌这样争吵扯皮,只能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本来就很微小的希望最终也将失去了。

第三次四平之战,完全没有前两次鏖战来得激烈。由于陈诚主政时已将第七十一军军部及第八十七、第九十一师调到新民,四平只留下第八十八师和保安队等18000多人防守。这样少的兵力来守这座大城市,兵力不够、战斗力不强和处于孤立的严重弱点就暴露无遗了。东北野战军集中了10个主力师和160门火炮,还有3个纵队负责打援。在四天的外围战斗之后,最终的攻坚战斗仅用了23个小时便结束了。

而四平的最终易手,令长春彻底的成为了一座孤城。“长春与沈阳的铁路交通被切断后,全靠空运补给。而国府的航空公司每天只能派出四架飞机运输物资接济,无异杯水车薪。我们虽然与美国邦交深厚,但毕竟不可能拥有美国那般强大的空运能力啊!”这几个月以来身在后方,叶永茂深知虽然与**相比,国民政府拥有对孤立城市和军队进行空运补给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毕竟没有强到可以象美苏争雄的柏林危机中那样用空中走廊架设起一座大型城市的生命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