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回到八零年代> 第三章 学校门口真热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学校门口真热闹(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中午吃饭后一顿飞奔。学校门口的小摊饭就成了大家最好的去处。相对于80年代工人的每个月80来块的工资。我们每天的零花钱也就2-3毛。有的家庭基本还是不给的。记得80年代初期,万元户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称号。1万元的存款,在那个时候意味着一笔巨大的财富。好像只有第一批下海的人才达到这个标准。波浪头,牛仔裤,喇叭裤。墨镜。潮的很。哈哈。扯远了。。。

最热闹的就是学校门口的小摊贩,那种类一个叫多,那东西一个叫全。

什么作弊笔,无影笔。。哈哈。其实最吸引大家的是男孩子爱玩的变形金刚。真叫个贵。大小也就5-6厘米。1块5一个。太贵,奢侈。有飞机,坦克,汽车等等。其实就外观不一样。变形都一样。头一缩,腿和胳膊反宁一下就搞定了。当时我们都要攒钱很久才能买一个。真是太奢侈品了。每每有的都会互相约好换着玩。或者带上自己的玩具到某一个同学家玩耍。

还有挖宝。一个个小方格,上面用报纸胡上。里面各种礼物。有一毛的,和俩毛的。礼物不怎么值钱。就是一个乐趣吧。还有糖希,5分,一毛不等。当时很火爆的一种卡片,上面画着法官,布告,警察,皇上,皇后。小偷,强盗,土匪,打手等。几个人扣过去抓。然后看手里的牌,真是斗智斗勇,其乐无穷。

还有一种拉洋片,拉洋片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1人。使用的道具为四周安装有镜头的木箱。箱内装备数张图片,并使用灯具照明。表演时表演者在箱外拉动拉绳,操作图片的卷动。观者通过镜头观察到画面的变化。通常内置的图片是完整的故事或者相关的内容。表演者同时配以演唱,解释图片的内容。有唱的有说的。所有东西都是纯手工制作的。里面的画面也是自己画的。每次有好几个小窗口,小孩几个几个的轮换着看。真的很神奇,往往能把人带入场景。看的不亦乐乎。

还有一种不能不说的东西90年代的学生都会在文具盒上贴不干胶贴画。这些不干胶在学校旁边的地摊,小卖铺等等随处可见。小的3毛一张,大的5毛一张,里面有大大小小的画面。我们都是撕开用。基本上社会流行的都会出现在不干胶上面,街霸。周慧敏、四大天王,、花仙子、,当然还有港台明星的贴画。

小虎队、迪士尼、港台电视剧照,一休阿童木……以及内陆的一些影视剧等等。还有纯风景,人物的。

80.90年代长大的孩子的集体记忆。滚铁环、拍烟片、打子弹壳、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斗鸡、抽陀螺、抓子儿……印象深刻的还有吹纸人,就是剪下连环画中的骑马战将,互相吹着厮杀。技术好的能吹出各种角度的旋转,还能把纸人吹起来从半空中落下刺对方脑袋,最后这招其实不实用,但是很有型,可以从心理上打击对手。在质朴游戏之上,电子游戏冉冉升起,大约始自80年代后期。从最早的魂斗罗、超级玛丽、沙罗曼蛇等插卡式游戏,到后来的街霸、侍魂、三国志等街机游戏,深入童心,风靡一时。

其实做生意的真是不容易。这时候的小摊贩大部分还都是兼职。白天上班,晚上或者起早出个摊。等以后国企改革这里的人就会出现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万元户了。

每每上课的时候还偷偷看看手里卡片的人物。。看看书页上铁的不干胶。

下午老师上课前,通知大家周六下午最后俩堂课休息。全校集团去天光电影院看电影。

周六,周六快点来到吧。大家都在期盼中,我们哪个年代电影可是个神奇的东西。每次奇看电影都有那种心潮澎湃,激动的很。那种心情能和现在中200万差不多。还有好几天就开始唧唧咋咋了。你们说是什么,我猜是打仗的,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小兵张嘎。打到日本帝国,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新中国万岁。向我开炮。。。中朝人们友谊万岁。。。。说着说着居然喊起了口号。

我猜是万梓良的电影,枪战的。我猜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当时可是很神秘的纯在。有的还以为是神话里的人物。。。哈。同学录,不干胶上面当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他们的头像,一种迷茫,盲目,发至内心的崇拜。这就是偶像的力量。那时候的香港感觉离我们好远,好远。。。随身听,电子表。。花花公子皮带头,娇衫。。。一切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而融入内地。

小伟,你猜是什么。我随口说了句世上只有妈妈好,上一世就是看的这个。小学的第一部电影,记忆难忘。看后大家哭的稀里哗啦的。同座孙娜悄悄的问道,啥内容,你看过了吗。。。看了你就知道了,不想打击她肉小的心灵。。一下午,都在讨论周六的电影。几天的接触大家都很熟悉了。和我放学顺路的是张超,刘洋等,都是小胡同。其实家家都很近。只不过是我们太小。感觉上还是有一段距离。大家唱着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哈哈。蓝天白云,绿树成荫。天上的小鸟飞来飞去,生活多么美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