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神劫降临> 第二回,捉坎填离,黍米黄芽自此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回,捉坎填离,黍米黄芽自此始;(2 / 2)

有时候明明是有事弟子服其劳的事,他总是亲力亲为,例如指导入门弟子呼吸吐纳,导引丹田之寻常内家功夫。他常常告诫弟子,修行人一定要根基打好,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为学是可以耳闻目见,可见学问日益博洽;为道则不同,它是个减少的过程,减少的是七情六欲,是世俗尘埃,是累世贪嗔痴慢疑。恢复我们本来面目,不要想神通妙用,因为那些只是修行的附属品,在修行过程中自然出现,我心灵明一点,与自然便接近一点,本心之神通妙用也就增加一点。

待道长讲完一些基本理论之后,后面接着便是弟子自由发言,请示教益。虽说很多功诀是历代祖师用浅显的语言所撰,但道经中很多名词依然令人费解,对道家学说没有一定的了解,是会让人望门生畏的。例如,道经中“水与火”,以八卦论则为“坎与离”,以喻人,则为“姹女、金翁”,以喻物,则为“龙、虎”;内丹,则有“金丹、婴儿、金珠……”等多种说法。以此类推,另有黄庭立道,先天后天,转河车之类,皆是喻指修行人初始阶段的现象,要修内丹,必先吐纳,然后以水济火,练得每天得汝黍米大小之颗粒状透明物,导入下丹田,释氏谓之舍利,然后如黄芽初种,日益长成内丹、婴儿。修行到此方算入门,日后仍要勤勉,稍有懈怠,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有此入门道术功夫者,方可学习法术,这样循序渐进,方可有成。有弟子资质出众,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法术,足以防身,还需通过昆仑派创派祖师步虚道长所创的生、灭、明、晦、阴、阳六合大阵才能下山修积外功。这一阵非同小可,稍有疏忽,变会困在阵中,当初步虚道长创立此阵,是为了免遭邪魔外道和一些灵禽异兽打扰,不想今日还可以用来考验下山弟子处事应变能力。由于虚元道长近年来经常闭关修行,昆仑派中通晓此阵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故而此阵久弃不用,以防弟子不知深浅,陷入阵中,到时候想救出来也相当棘手。现在面临神劫,几位年高德劭的老仙长业已出关,用此阵考验下山弟子的功行也就无所谓风险了。

因为有恃无恐,所以很多少年弟子都跃跃欲试,其中一些并没有到下山的资格,也想早点领教玄门大阵的奥妙,故而亦踊跃报名。其中年轻一辈中出类拔萃的有昆仑七剑,分别是二女五男:慧心剑蝶翼、妙心剑蝶羽,清心剑梦尘,明心剑梦昨,涤心剑梦寰,洗心剑梦华,净心剑梦月。其中蝶翼为首,蝶羽为次,两人皆是周天道长高足,另外五剑是蝶化仙长爱徒。一个个都是人中之英,仙根仙骨,资质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他们勤奋修习有逾常人,端的个个都是神仙中人。

要论法力,他们七人当中,必定要数蝶翼大师最高;但要论将来成就,定然非梦尘莫属,因为蝶翼、蝶羽皆是女儿身,毕竟有男清女浊的先天之别。这想来似乎很不公平,但上天注定,任何人也左右不了,除非修炼金仙法术,方可女转男身,否则一切只有顺其自然。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地仙住世者尚且不多,何况大罗金仙,谁有这么好的机缘遇合,纵然遇到,是否能得指教,这又另当别论了。姑且不谈这些,这次昆仑门下弟子出外修积外功,参加的弟子自然不在少数,只是以这七人最为出色。有很多弟子,连基本的御剑飞行方才刚刚学会,就急着想出山,恐怕是受不了山中清苦,掌门虚元大师都是一概准予尝试,因为倘或是耐不得山中清苦而留恋红尘,必然不是我道中人,留也无益,能否出阵都无伤大雅。再者,要是功行如此低浅的弟子都能破阵而出,那创教掌门步虚大师的阵法实在是浪得虚名,当然没人敢说这话,因为出山弟子毕竟很多都亲身领教过此阵威力,还没有听到过一句菲薄之语。

出山弟子,以次第法力高低由生门进入,可以结伴而行,以免有所不测,有个照应。昆仑七剑在小辈弟子中法力还算很高,自然不须结伴。由蝶翼为首,首先将慧心剑飞出,只见一束白色光幢冲天而起,飞入阵中,晃眼不见踪迹。进入生门之后,方知仙家法阵之微妙,只见自己如入幻境,这阵法能随人心智变化不已,因为平时自己喜欢养花莳草,因此生门所见乃是一大片奇花异草,花瓣其大如舟,花香沁人心脾,自己在花间小路徘徊飞行,似乎总飞不到尽头。想自己算是年轻一辈中之翘楚,光在生门困着已经有半个时辰,对于破阵丝毫没有头绪,想想都愧汗淋漓。仔细观察,这些花草不就是平日在明月坛后院的那些么?只不过是突然变得异常硕大。相似此阵生门便是要让入阵弟子,看清自己平日沉迷之事,然后放下一切,专心修道。摒弃一切杂念之后,花草消失,接着变进入明门,明门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只见一片大光明境地,一无所有,光中之光,光外之光,似乎没有没有涯际,自飞入起,也是毫无头绪,暗自叹了口气,这根本就无阵,全是光亮,无阵可出。

欲知昆仑七剑如何破六合大阵及以后精彩新奇情节,请看下回分解。<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