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2 / 2)

“小雅,你们家那位又在楼下等你了,赶紧的,这大冷天的,小心你的麦香奶茶变麦香冰激凌了。”室友打趣她。

还在梦里的丫丫,噌的一下从被窝爬起,还没一个健步便跑到楼下。

“你就是这么就下来的啊?”郑帆惊讶的看着丫丫,眼前这个脸没洗,牙没刷,还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睡衣都还没来得及换,他脱下外套,赶紧宠溺的让她回宿舍。

丫丫一边喝着奶茶,一边拖着似乎有几千斤的拖鞋,噼啪噼啪的声音充斥着整个楼道,她却是一脸幸福。

“你也是够可以的,就你们家麦香奶茶不嫌弃你,瞧你这蓬头垢面的。”室友一脸嫌弃,表示怎么会有人喜欢这样不修边幅的姑娘,说是姑娘都抬举她了。丫丫嘿嘿一笑,继续嘬着自己的“最爱”的奶茶和早点,竟忘记了刷牙洗脸这茬。

丫丫说不上这样的日子到底持续了多久,郑帆才开始不再出现在草坪等待女朋友的队伍里的。最后,就变成了丫丫提着自己织的围巾,或者买的水果之类的,等在男生宿舍的门卫室,孤零零一个人。哦,不对,应该是两个人吧,还有一个是宿管大爷。

“小姑娘,你又给你小男友带了啥来了啊?”宿管大爷很喜欢跟丫丫聊天,他总说这姑娘没心眼,挺好的。丫丫说人家都说她是没脑子。

“你听谁说的啊?现在的姑娘就是心思太多了,还是简单点好。”大爷差不多五十多岁,有个七岁的小孙女,常常来这玩,跟丫丫打的挺热乎,这也为等待郑帆的时候打发点无聊。

“姐姐,我看见一个漂亮的姐姐跟哥哥一起出去了。”小孩子嘛,总是心直口快。其实大爷很早就看到过郑帆跟阮菲菲一起出去了,还是从宿舍走的。这边的学校很奇怪,大概是个不成文的规定吧。女生宿舍男生止步,男生宿舍女生直入。所以阮菲菲从男生宿舍出来也就不奇怪了。只是,大爷以前也跟丫丫说过,不要在外面等,可以去郑帆宿舍等他。丫丫不愿意,她的意识里,男生宿舍的各种不堪,她可不想再看一次,她觉得,这种惨不忍睹的经历,一辈子有一次就够了。

话说读高中那会,我们班教室与其他班级和年级都是分开的,单独的在一栋已经有五十几年历史的老房子里。房子的构造还是当年的黑瓦,尽管后来刷过白漆,依然不能掩盖它曾经土墙的本质。复读高考的日子向来枯乏,想找点新鲜的都不太容易,也就那年不大不小的地震让我们感觉自己还活着,当然,也确实感觉到了,活着还是挺好的。那年秋天的某一天,隔壁省跟我们临近的一个县城发生了里氏4。1级的地震,当然,这我也是事后才知道的。敝班正在进行地理课,地理老师喊丫丫起来回答问题,恰巧这时窗户震动了一下,全班哄堂大笑,还以为是因为丫丫站身的时候气场太大,震动了玻璃呢。关于这件事,丫丫一直被视为丑闻,其实我们也这么觉得。地理老师当时也没有察觉,因为我们的教室地板还是老式的阁楼地板,平时在教室有个风吹草动,玻璃自然也会震动,因此大家也并没有在意,老师依然让丫丫回答问题。只是这次丫丫还没开口回答问题,玻璃又震动了,随后就听见有人喊:“快看,对面高二高一的全部往教室外面跑!不会是地震了吧?!”瞬间教室鸦雀无声,全部看着地理老师,“还看着我干嘛,跑啊,去操场!”地理老师指挥着大家出门,伴随着逃难的是广播里随即而来的校长的声音:“大家赶紧有序的到操场集合,一个都不许少!”事后证明这只是一个不大的地震,伤亡不大,只是我们可怜的土墙,华丽丽的从上到下的裂了一个长长深深的缝,说它是“危房”,估计也不算错。

而最让人揪心的就是男生宿舍就在教室隔壁,我们常常调侃男生长在艰苦岁月里,不过男生嘛,似乎从来不觉得这是个事儿,常常一群人大中午或者晚上的就在里面抽烟打牌为乐。这天中午,本应是午睡时间,结果男生宿舍又战起来了,有人就喊“待会老班来了就过来敲三下门哈!”果然不出所料,过了不多久,老班真的来了,丫丫急忙去敲门,可是大概里面太激动,打牌声音过大,根本没人回应,而这时,老班直接冲上来一脚踹开了门,里面的惨状大概也不言而喻了,臭袜子味,烟味,各种零食味,混合在一起,还有一群叼着烟,光着上半身或者甚至连下半身也没穿多少的惊讶的站在床边,看着一脚踹开们的老班,无所适从的笑着,见此惨状,女生们纷纷逃离,这里简直就是战场,不忍直视,而且以后也不要再来一次了。随后当然是批斗大会了。而且被老班在某些不法分子的被窝里搜出了好几副扑克牌,还有崭新未拆的,可谓是惨不忍睹啊!至于烟什么的更不用说了。

丫丫想想,还是觉得不要进去的好。因此,她宁愿在宿管大爷这跟小姑娘玩。慢慢的丫丫再来这里似乎成了一种习惯,而无关郑帆,她好像更感谢郑帆,让她认识了小姑娘,多好,有个跟她玩的要好的小孩子了。

所以说,“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它竟能让一个人慢慢习惯另一个人在她生命里存在,还能看着他胡作非为,也不愿意拆穿,仅仅因为她害怕这个习惯没有了,她会不知道自己怎样适应下面的生活。

可是,很庆幸不是吗,因为阮菲菲的出现,丫丫这个时候竟有些感激她,是因为她的出现,才让郑帆这个“习惯”一步一步的脱离她的生活,最终,他的离去,竟没有引起她一点点的愤怒,居然是“同情”。<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