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由于强干弱枝的政策,地方缺少兵员,缺少钱粮,缺少器械。国都被围困,仓促之间组建的勤王之师,多是临时招募而来,多是边走边训练;缺少钱粮,只好向一些士绅纳捐。而盔甲枪械等,只好用旧的。
强干弱枝,是历朝历代的政策,本质上是中央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对地方边疆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而汉唐时代,那时门阀世族横行,关中地区固然有着压倒性优势,但是其他地区的力量也很强大。
直到了大乾朝,门阀世族消亡,文人集团崛起,强干弱枝也随之发展到了极点。渐渐的形成了地方上,财力、兵力、司法、行政等,不是相互制约,互相扯皮,行政效率下降,便是地方部队,实力虚弱,财政紧张。
若是真正能做到强干弱枝,中央强大,地方弱小,中央军强大,地方军弱小,那也算了。
可真实的情况是,由开始的强干弱枝,渐渐变为了弱枝弱干。中央禁军都是废物,与金军一战之下,尽数覆没,无力保护地方;而地方财力、兵力缺乏,又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此时面临攻击,危在旦夕。
太祖皇帝的计划是好的,强干弱枝,减少藩镇割据,但是效果却是差的,主干弱小,枝叶也弱小。名相徐喆倒是坚持抗金,可他是一个书生,军事才能有限的很,时常放空炮。纵观徐喆执政以来,没有取得一次大捷,很多时候仅仅是靠着城池的险要,勉强守住。
第一次国都之围被解,不是他指挥才能强,大规模杀伤了金军,金军无奈退去。而是因为各地援军拼死守城,破城难度加大,再加上大乾朝签订了各种屈辱条约。这三条为基础,金军才退去
世人都说,徐喆被驱除,是因为议和派妥协,皇帝不信任的原因。其实这都错了,真正原因是徐喆能力有限,没有响应的业绩证明自己的才能。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不硬,自然给人攻击的理由。
为何徐喆的名声在后世那样显赫?说他堪比诸葛亮。这是因为他虽然放空炮,才干有限,可是至少放炮了。比那些缺乏斗志,连空炮也不放,好似一群绵羊,宁愿当俘虏,宁愿跪下当儿子,也不愿意反抗的大乾朝君臣而言,他太高尚了,堪称楷模。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战争变化,瞬息万变。可是大乾朝皇帝却有一个习惯,每次出征,都要提前布置好阵图,让领兵将领按照固定阵图与敌人厮杀。若是将领,临时变阵,不按照枢密院的阵图布阵,对不起了,轻则是免官,重则是斩首。
大乾朝出兵的这个习惯,也成为了致命破绽,百战百败的重要原因。大乾朝是一个悲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大捷往往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
毛主席说过,伤其一指不如断其一指。
乾军的悲剧就在于总是伤其十指,却难以断其一指。
何为大捷?金军围攻一个城池,一个将领守住了城池,可是任由金军在外劫掠,结果金军抢了许多妇女,财富等走了。金军认为胜利了,因为打了许多草谷;乾将也认为胜利了,保住了城池。这对大乾朝来说,保住城池就是大胜。
乾金交战,五千金军铁骑对抗三万宋军步兵,结果乾军死了二万多,金军死了三千多,金军最后退去。乾军认为这是场大捷,因为金军率先退去,不是大败了,为何要退去,况且有三千女真死亡,这不是大捷是什么。至于自身伤亡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