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一万年的梦> 第三十八回 笙箫合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回 笙箫合鸣(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忽如一夜箫声扬,笙和一曲凤求凰。

笙箫合鸣起鸾驾,两情相悦入厅堂。

我发现,现在的箫史前辈,头上慢慢渗出的细密汗珠,他的脸色这时都有些惨白了,我的大脑在飞速的运转想着对策。

这时,坐在对面桌子的两个人,突然站起身来,喊过来服务人员过去结账,那名老者只是随意的向我们这边扫了一眼,嘴角含着冷笑,他们一行人,便走出了这间餐厅。

等他们二人出了餐厅,箫史的身体这才放松了下来,在他嘴角处已经有血丝渗出,旁边的弄玉紧张的握着他的手关切的,问道:“怎么样夫君,你没事吧,看来咱们不是那个老者的对手,这下可就有点麻烦了。”说着话从怀中掏出了一粒丹药,将丹药喂进了萧史的口中。

箫史擦拭着嘴角的血迹,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说道:“果然是劲敌!那个老者的道行比我们要高深的多,我们三个一起都不会是他的对手,另外老者身边的那个年轻人,也绝对不是一般人,看来这次的夺宝大战将会是一场恶战啊。”

我听到他们这样说,心中也不免有些好奇,我心想:当初来这里就是那个邪魔叫我来的华山,说是华山这里要出现一个异宝,难道这些人也是为那个异宝而来,不如借这个机会,我问问箫史前辈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异宝,会让如此多的修行中人前来争夺。

我打定了注意,刚想向他们夫妇问清事情的原由,只见萧史向我挥手让我禁声,我将要说的话停在了嘴边,这时从餐厅外面又进来的一名身穿粗布衣服的中年男子。

进来的这名男子,身材高大魁梧,满脸的络腮胡须,年龄不过四十岁上下,身上散发出一股子摄人心魄的气质与气势,我心中暗道今天晚上这是什么日子,修行者大聚会吗?这个刚进来的男子也是一位修行者,我感觉他的功力也远远在我之上。

经过刚才一系列的事情,我也懂得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知道很多人的修为都在我之上,也收敛起了轻视之心,谨慎的看向了那名男子。

那名男子进来后,找了一个偏僻的位置坐了下来。不大一会儿,他点的炒米饭就上来了,这时,他向我们这边望过来,冲我们微微点头,便开始大口朵颐起来。

这时箫史夫妇招呼我和他们一起离开,箫史小声的,说道:“这里人太多了,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跟我们一起回房间,那里有我们布置下的阵法很安全。”

我点头同意,便跟在了他们的身后,和他们一起回到了他们的房间。

当我们一步入这个房间,瞬间这个房间好像自己在不停的翻转一般,这个房间的景物开始变的模糊透明,消失在了我的眼前,在我的前方,慢慢出现的是一片绿绿葱葱的大草原,在大草原的最深处隐隐约约的还可以看到有几匹骏马在草原上面自由的驰骋,这个时候,我们都已经身处在了这一片广阔的草原之中了。

这时箫史已经恢复了原来飘逸出尘的状态,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道:“泫小子,你师父果然有眼光,可以发掘出你这样的徒弟,我们真是为他感到高兴。”

当我听到他们说起了我的师父,不由得眼睛睁大,再次露出激动的神情,说道:“箫史前辈,您和我的师父是怎么认识的?他为什么让您们过来保护我呢?…”当我问出一连串的问题,只见萧史只是冲我点头微笑着。

箫史抬起手,示意我先等一下,然后他缓缓的,说道:“小泫子,你很聪明,你这左一声前辈,右一声前辈,叫的我心里还挺舒服的,哈哈哈,也对,我毕竟比你大了有上千岁啊。”

我无比震惊的看向了他,箫史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继续笑着对我,说道:“我和你师父相识在三百年前,那时你师父刚刚接触修行时间不长,被几个邪魔外道的人追赶截杀,正好赶上我们夫妻路过,这才把他给救了下来,从那之后我们就以兄弟相称了。”

我听到这里,向箫史前辈插话道:“前辈,我师父他也来到了华山吗?”

箫史向我摇头,说道:“你的师父有一些别的重要事情要办,现在正在昆仑山那里,具体什么时候你们可以相见,要看他那边事情办理的情况而定。”到我得知师父他没有来华山这里,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这时,站在箫史身旁的弄玉,说道:“现在华山这里来了一些隐世的高人,刚才在餐厅见到的也只是其中的几位,还有一些并没有露面,他们来到华山这里,是听说这里有上古时期遗留下的一把宝剑。”

我疑惑的问道:“上古时期的宝剑?有那么遥远吗?就这么一口宝剑可以引来无数的强者来争夺和窥探吗?”

这时箫史盯着我的眼睛,有些神秘的向我说道:“因为这口宝剑是一把钥匙,是启动月球的钥匙。”

我瞪大眼睛看着箫史,有些不相信他的话,我回想起了师父当初跟我讲过月亮的历史,可是师父并没有说月亮还要用宝剑来启动啊。

箫史看我吃惊的表情,淡然的说道:“月球最后一次启动后,那把钥匙就一直遗落在中国某处,这个世界上无数的修行之人都在秘密的寻找着,终于在近代发现了这口宝剑的下落,现在华山聚集了这么多的世外高人,也是在等待宝剑出世的那个时间,因为现在华山有一股特殊的气场正在慢慢的汇集,我想不会太长时间就会出现了。”

我又继续问道:“为什么这口宝剑会在华山出现?就不能在其它地方出现呢?”

听我问起这个,一旁的弄玉走了过来,看了一眼身边的萧史,对我说道:“这个说来有点话长,这要从我们两人的历史说起了。”

原来,在春秋前期,已成就霸业的秦穆公一天正与朝臣们商议着强国大事,忽然,有邻国一使者持璞玉进见。穆公接璞在手,一看,是块形如卵,大如瓜,润莹莹,翠滴滴的稀罕之物,心中十分喜欢。

随即招来一名玉匠,当众剖开,取出那块晶莹透亮、色泽翠润、莹光四射的宝玉来,让群臣观赏。正在这时,一宫女兴冲冲地跑来报道三娘娘生下一女孩。穆公一听,哈哈大笑,一面传旨设宴款待来使及群臣,一面兴冲冲的向后宫快步走去。

穆公还没有走进后室,就听见女儿的哭叫声,他来到娘娘的床边一看,见娘娘用默笑向他祝贺。他回头看到那又白又胖的小公主,心里乐极了。可是,这位刚来秦宫的小公主似有委屈似的哭个不停,哄也哄不下。正当他着急的时候,一位宦官把璞玉送了进来。

说也奇怪,公主的哭声立刻止住了,那对圆溜溜的眼睛盯着美玉的荧光不放。

可是把玉收起来,公主又“哇”的一声哭了。穆公见女儿离不开美玉,就叫人把玉悬在室中,并吩咐室中宫女,小心看护。

东去春来,不觉就是一年,公主满周岁了,宫廷摆宴,款待来祝贺的朝臣亲友,按秦人习俗,孩子在这天是要“抓岁儿”的。

抓岁儿就是把文房四宝,闺房脂粉珠宝玉器摆在孩子面前,让她随意抓取。以孩子喜爱之物,来判断孩子将来的志趣。谁知这位千金,对面前五光十色的什物,拂而不取,单抓那碧光莹鉴的美玉。

穆公看到女儿对美玉玩来玩去,爱不释手,就笑呵呵的对皇后说:“给她取名叫弄玉吧!”

花开花落,春去又来,弄玉公主长到十多岁了。她姿容无双,聪颖绝伦,精诗通文,刺绣奇绝。但她又一个孤僻的性格:她对宫廷那套长幼之间、尊卑之间过于琐碎而束缚人的礼仪,非常厌恶。

因此,她常一个人呆在幽室里,操笛吹笙,如饥似渴,没完没了。穆公见她十分喜欢吹笙,就把那块美玉雕成一架“碧玉笙”给她。

公主自从有了碧玉笙,更加专心,天天温习,夜夜必奏,到十二三岁时,就能吹出百鸟的叫声和各种美妙动听的曲音,高者如上云霄、低者如沉塘底。她吹得凤凰鸣叫,就象真的一样,因而,人们都说她能做“凤凰鸣”。

为了女儿能够更静心的学习,穆公特意在后宫筑了一座“凤楼”,让她居住。她住到凤楼后,首先废除了晨昏定省、主尊奴卑的日常俗套,并对宫女们说:“在我这里,不要拘泥就是了。”

弄玉长到15岁时,由于她秀美娴静,记忆过人,各国王子都向她求婚。一天到晚,秦宫的门前,车水马龙,来往不绝。而明智的父王,对女儿这颗掌上明珠的择聘,没有采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礼教,而是让公主自己选择。公主说:“富贵我不求,贫贱我不嫌,只要志同道合就是我所求”。

可是,多少求婚的人,都没有被公主选中。穆公又遣人到全国各地去寻访,但还是不得其愿。因而,一场热极一时的择聘,也就冷淡下来。

一天夜里,长空如洗,明月皎皎,弄玉公主遣侍女设香坛,赏了一阵月后身依朱栏,吹奏起她那凤凰鸣的曲子来。夜静声寂,悠扬的曲声,清音细细,如柳如丝,飘出宫墙,回荡于夜空,如人间仙乐。

忽然,一阵袅袅的曲音和着自己的笙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声声激越,从空而来。起初,她还以为是自己所奏的回音,细一听,是从东方天际飘忽而下的洞箫声。此声非同凡响。一连几夜,都是如此。于是公主就特意吹奏了一曲“凤求凰”,然后,步回楼阁,似睡非睡地进入了梦乡。

朦胧中,她静立纱窗,遥望星空。忽然,只见东南方,天门大开,五光十色,倾泻楼台,一个童颜仙骨、眉清目秀的少年男子,羽冠鹤氅,身跨彩凤,翩翩从空而来,到凤楼前落下。他手持紫玉箫,徐徐品奏。其声似春风习习,似细雨蒙蒙,似白云悠悠,似小溪汩汩。

弄玉公主听的心神荡然,像身在云雾之中,曲毕,即问:“此何曲也?”那少年答曰:“华山神游曲!”并说:“我叫萧史,居于华山明星崖,因有夙缘,才应曲而来”。

说毕,又飘然乘风而去。弄玉公主想把他招回来,刚一伸手,碧玉笙掉地,她从梦中惊醒,睁睛一看,什么也没有,而梦中所闻,还萦绕在耳边......

弄玉的述说的故事很长,不过却让我听的有些入迷了,我继续追问道:“那后来你们怎么样了?”

在我的急切的追问下,弄玉接着向我述说起来。

在第二天,公主把所梦告诉给父王。穆公即派大将孟明视,以梦中形象去华山寻访。

孟明视来到华山幽谷,询问一位樵夫,那樵夫说:“有一青年隐者,于中峰明星崖,结庐独居,每日下山沽酒。其人善品箫,箫音所达数百里,听者忘返。”孟明视就攀藤越岭来到明星崖见到箫史,并请他回秦宫去见穆公。

八月十五那天,箫史来到秦宫。秦穆公一见他羽冠鹤氅,举止潇洒,眉目清秀,风韵高雅,先自欢喜,就以上宾之礼待之。而躲在帷幔后的公主弄玉,一看和梦中的一模一样,心中不由得一阵喜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