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三千人团级就是真正的基本战略单位,以吴可部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参与万人规模大战,当然前提最好不是孤军奋战或者被包围的情况。
吴可估计以后很难有一次性出动手下一万二千来人马的机会,如果真的到了这一步,不是参加与太平军放方面主力决战,就是他和手下小弟到了不得不拼的时候,他有这个自信很难出现这样的不利局面。
因为他总兵的身份,可领一镇几千朝廷给予承认并拨付一部分军费的人马,因此手下万余人马也一份为二,一部五千人左右成了朝廷正式官兵,其余七千来人依旧还挂着乡勇队的拍子自筹粮饷。
另外值得高兴的是,水牛那几个担任内部团总职务的小子,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积累因功都升了上来,不是参将,游击就是都司的,一个个都混出了头正好匹配手头掌握人马数量,不至于太过让人诟病低职高就。
左宗棠的情况跟吴可差不多,之前吴可帮他搭了个台子,将江忠源的几位堂兄弟都招了来,统共也有近两千人马,如此一来左宗棠手里也有了直属乡勇人马。
见吴可部招收不少河南良家子弟扩充迅猛,他也有样学样招了三千来人,加上之前的近两千人马,合计用手直属人马超过五千。
可惜的是因此此时老左的官职实在太低,这五千人马除了少部分有官府供应之外,其余都只能以乡勇名义存在,这个没多少积蓄的老左制造了极大的财政压力,不然的话招顺了等候的他指不定能招揽多少青壮汉子呢。
这也是老左跟张亮基默许了吴可那阴损主意的主要原因,手头钱粮不够啊,不找那些不给面子的家伙‘化化缘’怎么甘心?
新任安徽巡抚张亮基,带着心腹幕僚左宗棠,还有初露峥嵘的悍将吴可,并近两万人马拍拍屁股离开了河南,给后任留下了一个平静的火药桶。
本想通过信阳直奔安徽六安跟淮南,不料荆北竟军官文突然邀请他们坐镇一短时间鄂北襄阳,经过商量之后答应了下来。
当他们进入湖北襄阳地界,正是湖北请军发动猛烈反扑之时。
太平军占领武汉后,荆州将军官文受朝廷指派全权负责湖北战事,当即派松潘镇总兵双保建昌镇总兵福炘带兵2000,配合武昌溃兵2000余人,分两路自西东攻;湖广总督杨霈率桂明布克慎等部兵勇5000余人由鄂北分道南下加入进攻序列。
1854年7月到8月两月间,湖北清军发动潮水般反扑,一时间烽火燎原战火连天,汉口汉阳外围州县如潜江县沔阳州麻城县安陆府孝感县天门县黄陂县罗田县均被清军攻陷。
一路攻势顺利让官文兴奋不已,几乎将手头能够调动的所有人马都撒了出去,最好能一鼓作气收复武昌。
此时鄂北地区清军兵力极其稀少,官文正担心后路有碍出现什么变故,张亮基等人到来正好帮了他一个大忙,对张亮基的‘急公好义’自然感激不尽,并表现有需要的话可能还需吴可部人马支援。
吴可此时的名声当真不小,湖北高层官员几乎都对他印象深刻,似乎其部在与太平军战斗之时从没吃过太大的亏。
官文对此自然有所耳闻,之前没跟太平军交手可能有些不屑,认为传言太过夸大其词,可是现在他没这想法了。
太平军西路人马在湖广两省作战,面对清军人数好几万之巨,依旧打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这能耐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且吴可在河南闯下的名头不小,几乎以一人之力压制那些桀骜不逊的捻匪,这其中有多大困难管文心知肚明,因此他对吴可的能耐更加信服看重。
能有打击太平军西路军的机会张亮基自然乐意之至,这样还可以帮忙分散安徽太平军注意和兵力,和官文一起向朝廷上了个折子禀明原因之后,他便率近两万大军暂驻襄阳稳定当地局势。
此前几乎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太平军西路军,好象也遇到了极大麻烦。
自从湖南团练大臣曾国藩领命,率湘军主力出师抵抗进入湖南的太平军以来,太平军各部人马伤亡惨重,一边退回湖北休整汇合一部援军再入湖南,由于兵力不足不得不抽调游走于鄂北各地的太平军人马,让官文等部没了后顾之忧一连拿下长江以北诸多城镇。
7月上旬湘军以2万之众北上,太平军接战失利,于7月25日由岳州退守城陵矶(今岳阳市东北)。太平军与湘军水陆军大战于岳州城陵矶一带,太平军屡战失利伤亡惨重。
1854年8月25日,岳州城陵矶失守,太平军退回武昌。
而此时太平军西路主帅韦俊石贞祥奉令带领部分西征军东下,攻击向荣的江南大营;留下石凤魁黄再兴陈玉成等守卫武昌。
官文一见大喜国王,急忙来信邀请张亮基所部人马一同会攻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