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好些天了,杞子不愿意出去见人,主要是怕遇到熟人。这天,前院里又开课了,一切都没有变,柳夫子仍背着戒尺来回的游走在学童之间,学童仍大声的背育着三字经。少的只是没有她再去授琴而已。
忽然很想出去走走,许是真的在书院里闷坏了吧。走就走,她关了房门,从后门出来,没有去别处,只是缓缓的走到以前和母亲住过的小院门口。
门口的台阶上,两边长了少少青苔,记得有一次下了雨,她不小心滑到了,柳仲文不顾一切的垫在了她的身下,她平安无事,柳仲文却摔得不轻,手臂上的淤青好几个月才好,为了这事,她心里愧疚了好些日子。现在起起来心里仍酸酸的。
门扉半掩着,杞子轻轻的叩了叩门。一会儿门被打开了,一位三十上下的妇女出现在眼前问道:“姑娘,你找谁?”
杞子行了一礼:“对不起,大嫂,我有个冒昧的请求。”
妇女笑着:“姑娘您。”
“我是这院子的上一房租客,之前去了别出,如今回来了,想进去看看,可以吗?”杞子乞求的。
妇女还算客气,只见她笑道:“请进吧,姑娘。”
杞子感激的:“多谢大嫂。”
一进院子,倍感亲切,院子里仍旧晾晒着衣物,只是母亲的摇椅不见了。她定定的看着,仿佛看到了杨氏仍躺在摇椅上闭着双眼晒着温温的太阳,自己静静的坐在她的身边,绣着绣品。多么宁详的一幅画面,如果没有玄毅,那么这一切一定不会改变,母亲也许还活着,还会躺在院中的摇椅中晒着温温的太阳,想到这里,心中不觉醒来一丝恨意。
眼泪好像永远都是现成的,看着熟悉的一切,心里不出的哀伤。妇女从屋子里出来,手中端着一碗水放到院中的石桌上:“姑娘,来,喝碗水吧。”
杞子拭了拭泪,走过去坐下:“谢谢,大嫂,你人真好。”
“姑娘笑话了,小户人家也没什么好招待的。”妇女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
杞子喝了口水,放下茶碗,不经意间看到屋子门后面躲着一个小女孩,发现她正是那天自己刚回到京城时,坐在台阶上吃冰糠葫芦的孩子。
杞子笑着朝她招了招手:“小妹妹过来。”
小女孩仍躲上门后没有动静,这时妇女叫道:“小初,你出来吧。”
她这才跑了出来,不过还是躲在了妇女之后,怯怯的看着杞子。
妇女笑道:“小孩子,认生。”
“她多大了?”也许是自己也要当母亲了,忍不住关心起来。
妇女笑道:“今年四岁了。”